“什么是nba”,什么是nba

什么是nba

一、什么是nba

    NBA联赛是由美国“全国篮球协会(简称NBA)”创办的比赛,其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

二、什么是nba

    NationalBasketballAssociation

三、NBA 到底是一个体育联盟还是一个商业联盟?

    关于哈里森-巴恩斯的交易,我想稍微补充一下,根据记者MarcStein的报道,独行侠已经在开赛前告知巴恩斯了,巴恩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选择上场,而不是“直到中场才知道被交易”。
    这就是职业球员的典范——在我看来,“交易”是职业球员在NBA难以避免的经历,作为全世界收入最高的篮球运动员,被一支队伍交易到另一支队伍,是你在NBA打球生活的一部分,一年上千万美元的薪水,以及随之而来的代言广告收益,凭什么连交易换队这种事情都要被说成“可怜”、“不公”?交易换队又没有扣你薪水,就算是裁员也会给你买断费用,中场时刻被交易的巴恩斯,去了国王一样拿自己的2300万美元年薪。
    关于这种事情,雷霆中锋亚当斯在自己的书中写得很清楚:
    我不会(对像我们这样的人)感到可悲,我们在世界上最顶级的篮球联赛里,赚着普通人一生都无法得到的财富,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呢?所以在这里还是忍不住想吐槽詹姆斯,他在巴恩斯那条视频下是这么说的:
    让我猜猜,他们认为这是必须做的,也是为了球队好,所以他们觉得这样做能行,这哥们还在打比赛的时候你们把他交易了,而且他还对此一无所知。我不是在谴责做交易的人,因为这就是生意,你必须做你觉得你认为有利的事情。但我只是希望人们改变看法,就是当一名球员希望被交易或者自己离开一支球队的时候,大家都说他是一名自私的球员。可是当他被交易、被裁掉或者以其他方式被放弃的时候,大家说这是对球队最有利的决定!老实说,这两种情况我觉得都应该可以接受,我说真的,实话实说。这段话看起来好像没问题?但这段评论受到了外网球迷们的大规模diss,因为湖人自己就在兜售全队地去换戴维斯,詹姆斯的年轻队友们,正在被挂在湖人货架上,不知道明天会去哪里,他还有心情去为巴恩斯鸣不平?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最近吵着非湖人不去的安东尼-戴维斯,给这条评论点了赞。
    詹姆斯和戴维斯郎情妾意,用这种“政治正确”的方式给鹈鹕施压,却在无意间,把湖人全队的“筹码”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举完这个鲜活的例子之后,你觉得这个联盟是体育联盟,还是商业联盟?
    事实就是,联盟根本无法完全平衡体育比赛的纯粹性和商业联盟的复杂性,因为这是一对自相矛盾的组合。
    传统体育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是炫目的技术和花哨的动作与配合,二是竞技体育的内核——竞争,对抗,击败强敌,超越自我。
    所以为什么日本高中的甲子园棒球赛那么引人注目,因为这是最能体现竞技体育内核的地方(想想2018年的金足农和吉田星辉的故事有多动人,就明白这个业余的高中棒球联赛为什么那么火爆了),所谓的故事性、戏剧性,基本上都离不开这个内核:挑战自我的极限,击败对面的强敌,最终证明自己的强大。
    这是一个完整的英雄叙事,人们为何痴迷于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也正是因为在这个高度物质化、逐利化的时代,体育赛事是少有的能看到这类英雄叙事的领域。因为纯粹,所以稀缺,因为稀缺,所以吸引人。
    想想NBA那些动人的难忘的故事,诺维茨基的2011,邓肯的2014,韦德的2006,艾弗森的2001,加内特的2008,哪次不是历经曲折艰险,哪次不是面对强敌,哪次不是超越极限,最终击败对手。就算艾弗森1-4倒在湖人面前,但那轮系列赛直到今天依然被人铭记,提起艾弗森,无人不知那轮系列赛,无人不晓那场从巅峰OK组合身上咬下的胜利。
    但是,与此同时,NBA又是极度商业化的职业联盟。薪资条款和转会条例厚得惊人,以至于有专门的“NBA薪资专家”来研究这些复杂到吓人的条款。这一切的商业规则,都是让NBA更好地盈利,保证30支球队都有钱赚,能接更多的广告和转播合同,让更多的人去买NBA比赛的门票和会员。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以盈利为第一目标的商业联盟。
    所以为了让收视率更高,NBA让规则变得越来越有利于进攻,防守方的吹罚愈发严厉,进攻方的吹罚则愈发松弛——比赛更流畅好看了,自然会有更多人来看;为了让收入更高,NBA开始和博彩公司展开合作谈判;为了让NBA周边卖得更多更好,联盟和耐克展开了全方位合作。这些都是NBA作为一个商业联盟的正常行为,而且从目前来看,他们做得非常非常好。
    但是,这些商业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篮球比赛这项竞技体育的纯粹性。
    规则有利于进攻,防守人随便伸手都可能会被吹犯规,和博彩公司合作,又难免会引发比赛公正性的担忧,更不用说近几年为了强行保持悬念而产生的争议吹罚了——尤其在季后赛,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
    远的不说,联盟三分命中率第一的贝尔坦斯申请参加三分大赛,最后被联盟以“三分出手过少”而拒绝,然而比他出手更少的塞斯库里和诺维茨基都能参加。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就是为了让三分大赛多一些话题性——库里兄弟的噱头,老司机的三分表演,诸如此类。
    毕竟除了马刺球迷,谁又知道贝尔坦斯是谁呢?而且长得还不咋的。
    上行下效,更不用说球星抱团组队、公开表态要离队还指定下家这些行为了。球星抱团,是为了更高效轻松地赢球、争取荣誉;小球市的球星想去大球市,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商机和更轻松的夺冠机会;在合同期内要求转会,是为了能留住鸟权,方便续约的时候拿更多钱;指定下家是为了压母队的价,不至于让未来东家损失太多筹码......
    你看,每一步都是精打细算,每一步都是运筹帷幄,每一步都完美符合“商业联盟”的定义,但每一步都在消磨这个联盟“竞技体育”的内核。全力竞争?超越自我?战胜强敌?不,我们要翻身做主人,我们要主导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大合同,要强力的队伍,要更多的商机,哦对了,我们还要冠军,我们全都想要。
    随着商业联盟越来越赚钱,以顶级球星为代表的球员们也开始追逐更多的利益,这自然是好事,但长远来看,这些行为却会实打实地损害NBA作为体育联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小球会流失球星,无法止损,长此以往,拿什么赚钱?
    而近几年的所谓“球星抱团”,更是招来了数不清的争议,因为球星抱团同样伤害了竞技体育的内核:你和强力队友一起轻松夺冠了,那请问,这个冠军除了证明你的选择很聪明、你的队友很强大之外,又能证明什么?这种强者联手一路平推的剧情,实在比不过艾弗森力抗OK、诺维茨基挑落三巨头的版本,甚至连“奥拉迪波单核带队和詹姆斯的骑士打到抢七”的剧情,都比这种一路平推强十倍。
    所以你看,体育和商业固然可以合作得非常愉快,但过于成熟的商业化,势必会侵蚀体育的内核,长久以来,NBA就一直在玩这种危险的平衡游戏。在利益蛋糕越来越大的今天,这个游戏的难度就更加夸张。
    最后回到问题,NBA是一个披着贩卖体育元素的商业联盟,体育和商业相辅相成,构成了现在的NBA,但体育和商业本质上并不兼容,怎样平衡体育和商业这两大元素,是NBA接下来面临的主要课题。
    人都是要恰饭的,这自然不假,但在恰饭之后,还应该有更高、更纯粹的追求。这才是体育的真谛。

四、NBA 到底是一个体育联盟还是一个商业联盟?

    老实说,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兼NBA迷,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人对医务工作者的灵魂拷问:“医生到底是为了治病还是挣工资?”(或者医院到底是为了治病还是赚钱而存在?)
    =================================
    其实问题挺好回答:“治病”和“挣工资”,在不同的层面并不冲突,甚至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医生的存在以“治病”为基础,而医生以“治病”为谋生手段“挣工资”,也保证了医生能继续治病的可持续性。
    回到本问题上来也是类似:NBA本身以“篮球联盟”为基础,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出色的商业运作,保证这个篮球联盟的可持续性。
    放到世界范围来看,NBA在这两个层面上无疑都是很出色的,在篮球层面上,NBA几乎网罗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几百个篮球运动员,很多NBA难以生存的边缘球员去到低一级别的篮球联盟,都是大腿一般的存在,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很多国家篮球运动员,都以“加盟NBA”为终极梦想;在商业层面上,NBA也无疑很成功,一直稳居北美四大体育联盟之列,甚至在斯特恩时代及之后,借由乔丹、姚明等人的帮助,在北美之外的商业推广还要优于其他几大联盟。
    然而,众所周知,如果过于商业化,就会使得篮球比赛丧失其本身的竞技性,沦为提前写好剧本的“故事片”。就像一名医生如果无视“治病”的本职,只专注于“挣钱”,就会被认为丧失医德一样。NBA在篮球比赛本身,无疑比起FIBA、奥运会等赛事是更为商业化的,表现在NBA球星能拥有更多的哨子,更鼓励快节奏的进攻等等,在某些场面中,也有“主场哨”、“哨子偏落后方,强行增加比赛悬念”、“季后赛控场,意图让双方多打几场”之嫌。而且也有不少人诟病,自从萧华上任之后,NBA似乎比斯特恩时代更商业了,“纯篮球”的因素更少了。
    不过,商业始终是NBA联盟运营中最重要任务头两名,今天NBA球星们能够以打球为生的同时能获得每年几千万美元的不菲收入,就连很多本来生活在美国社会中低层的人都能因为“打进了NBA”而鸡犬升天。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也能每天观看这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篮球高手过招,并且能从各种渠道品味这背后的篮球故事,甚至以某位球星为偶像,立志成为更好的人,都拜NBA商业运作所赐。可以说,“体育因素”和“商业因素”缺一不可,才成就了现在的NBA。
    ========================
    NBA内部,对于“篮球因素”和“商业因素”的平衡,也有微妙的区别。比如如今的勇士队,以及詹姆斯所在处,世纪初的“OK组合”等,都是集篮球因素和商业因素之大成,两边都抓在手里,不过并不是每个队伍都有这样的运气。比如二十年来的马刺队,也因为当家球星邓肯专注于篮球领域,不太关注商业运作,加上球队所在城市球市小,虽然在竞技层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商业领域并不是联盟领先水平。再比如尼克斯队,有得天独厚的大球市纽约,坐拥梦幻球场麦迪逊广场,但2000年来在竞技层面乏善可陈。也说明想做到篮球赚钱两开花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