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围棋的发展史是什么?

    接下来会继续完善。
    起源相传是尧造了围棋,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这是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也有认为是上古时的原始先民共同创造的。不管是何种情况,围棋的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
    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初的围棋。例如《左传》中有“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的文字,《孟子》有记载“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可见当时围棋已经流行。
    隋唐前的发展与传播围棋最初棋盘较小。由17路等逐渐演变为19路。19路棋盘在三国时期已经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成为了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影响到了围棋,降低了对实战能力的关注,而更多地关注一些较虚的东西。然而,它也通过给围棋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促使它成为了一种文化,使其看起来比其他游戏更为高端,客观上对其后世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而这一影响甚至延续到了现在。学者们对围棋的态度不再是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一味轻视围棋,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出现了不少认可的声音。其中南朝政府的支持力度尤大。宋明帝爱好围棋,设置专门机构“围棋州邑”,以吸引围棋高手,他在位时期甚至有些围棋高手因围棋而极受宠幸,身居高位。而盛行清谈的时代背景,推动了南朝多次“品棋”活动的举办。总体来讲,在这段时期围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隋朝时,由于科举制的创立,即便善于围棋,也无法被皇帝宠幸,因此弈棋之风遭到了遏制。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密切。围棋也被传出,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日本的围棋由遣唐使带来,最初在僧人中流行。当时,日本僧人做出改革,改白先为黑先。
    第一次重大变革本因坊算砂废除中国通行的座子,以点目代替点子。中国则直到近代才被迫跟随日本废除座子与还棋头。而数子与数目的不同至今仍然保留。四枚座子的废除,不但影响了布局策略,更是深远地影响了全局的进程。它使得日本围棋暴力程度较弱,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本格的风格。可以说,算砂的改革在当今日本围棋的棋风上仍留下了一定的印记。
    到民国前中日朝各自的发展与重心的第一次转移中国在唐宋时使用数路制(与数目制类似,因此日本围棋发展出了数目制),经元朝的过渡,在明清时开始采用数子制。古棋的全盛时期是施襄夏、范西屏、黄龙士等人所处的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围棋可以说是极度强盛,《兼山堂弈谱》、《桃花泉弈谱》、《弈理指归》等围棋著作层出不穷。明朝时,利玛窦首先将围棋介绍给欧洲人,但仅限于大致的描述,没有介绍规则与理论。
    自唐以来,中国的围棋在市民阶层中得到了不断增长的普及。儒士也越来越多地认可围棋、下围棋,将其视作一种文化、一种有趣的游戏。但是总的来讲,围棋的职业选手较少,围棋的民众基础与职业研究相对仍较弱。朝廷对围棋虽有支持(如棋待诏制度)但扶持力度并不很大。这种模式使得围棋的发展与生存极度依靠民间的组织性弱的力量,如爱好围棋的土豪的支持。而当民间的支持一旦中止,围棋就难以发展甚至生存。最终,在清朝晚期,由于国力的衰弱,围棋水平迅速下降,远远落后于日本。
    在日本情况则不一样。围棋较为流行,一些有势力的人也热爱围棋,围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本能寺之变前,织田信长就在看鹿盐利玄和本因坊算砂下棋。顺便一提,据说那盘棋下出了三劫循环,于是有了“三劫循环乃不祥之兆”的说法。德川家康对围棋做出了很大贡献,包括棋所制度的改善、升段之鉴定、名人之产生制度、棋士俸米的保荐等。算砂在德川家康支持下创设的本因坊一门直到终结都始终是日本最大的围棋组织。之后也出现一些其他的大型组织。其中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被称作围棋四大家,由有政府参与的御城棋制度保证定期交流。这些围棋组织虽非政府机构,但其规模庞大,远胜中国“棋诏”制度;组织严密,远胜中国民间无组织的力量;与政府联系较为紧密,受到的政府支持远胜中国棋手。这使得职业棋手数量增多,职业化程度高,独立性较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日本围棋快速发展,后来居上,在明清时期达到甚至超越了中国。
    当然这样的制度也带来了弊端,即由于门户之见使得棋手之间交流较少,且会对一些招法刻意保密,主要交流途径只有御城棋。历任名人也往往对自己的主要对手采取打压、避战的态度。
    17世纪时手割法的提出,是围棋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
    朝鲜设置16枚巡将(即座子),致使围棋水平大幅退步。
    第二次重大变革对于限制黑棋的先行优势一事,20世纪初期已有一些讨论,而在一次升段赛上,吴清源执黑对木谷实,使用了模仿棋,震惊棋界,更是促使棋界更大规模地开展了讨论。20世纪20年代,设置了聊胜于无的半目贴目。与现代意义较接近的贴目,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中期(4目半)。
    吴清源与木谷实推动了新布局。虽然部分招法在除了当时以外的时代看来都是毫无道理的,但在当时不失为大胆的尝试。
    群雄四起,名人威望下降。旧的制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部分棋手创建了日本棋院,末代本因坊秀哉引退后卖出本因坊、名人位,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日后,由于内部矛盾,日本棋院中分裂出关西棋院,两个棋院一度对立,至今仍然共存。
    在强盛的日本围棋的影响下,中、朝废除了各自的座子,且改为黑先。
    重心的第二次转移20世纪中后期,由于拥有许多一流棋手,兼之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日本仍然是世界围棋的中心。例如,韩国的赵治勋,年轻时表现出了天赋,于是赴日学棋,可见日韩当时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日本的新闻业促进围棋发展,贡献包括组织吴清源的十番棋、和中国进行交流活动等,提高了围棋的关注度,更推动了围棋的商业化。
    与此同时,中韩逐渐崛起。赵南哲使得职业围棋在韩国正式出现。曹薰铉赴日学棋,是濑越宪作的弟子,是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的同门。回国后称霸一时,极大地鼓舞了人心。他培养出了李昌镐,退役后做了议员,在政坛继续为围棋效力。韩国也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棋手,如徐奉洙等。
    建国后,“国运盛,棋运亦盛”,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又有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中国围棋迅速发展。日本代表团也屡屡访华,指导中国棋手。文革后,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围棋的普及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许多人被聂卫平的11连胜鼓舞,学习围棋。制度上,中国棋院确立了集体研究制度,而日本仍然使用较为落后的师徒相传。
    日本最后的光辉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六超”时代。之后中国出现了“龙一代”棋手,韩国出现了李昌镐,日本则逐渐衰落,青黄不接。在上世纪末,日本已无法继续维持霸主地位。
    20世纪末以来,日本持续衰弱,中日围棋擂台赛表明中国已可与日本平起平坐。20世纪末、21世纪初,韩国围棋强盛。以曹薰铉、徐奉洙等人为代表的韩国棋手掀起了“韩流”,长期压制中日棋手。但于此同时,中韩差距正逐渐缩小。伴随着中国“虎一代”棋手的崛起以及李昌镐王朝的覆灭,中国完成了对韩国的超越。时隔千年,重心终于回到了中国。
    这张图片来自:
    红色:中
    ***:日
    蓝色:韩
    现代围棋与第三次重大变革1988年,首个围棋世界大赛富士通杯开赛,极大地推动了围棋的商业化进程。因此,1988年也因此被称作世界大赛元年。从此,围棋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商业化转型,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被迅速推广开来。
    规则上仍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贴目方面。目前主要通行的是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围棋的发展,阻止了围棋进入奥运会。规则要统一是棋界共识,但各国都不愿意让步,难以进行统一。
    人工智能的兴起直接导致了第三次重大变革。变化主要体现在布局上。棋手使用人工智能来学习,棋手之间差距缩小。自AlphaGo击败李世石、其团队发表论文以来,各路能击败人类顶尖棋手的AI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观看人工智能之间的比赛成为了棋迷们的一大新乐趣。由于优质的学习资源,即AI,突然得到了高度普及,即便只是业余棋手,也可以受益匪浅。强如ElfOpenGo与LeelaZero也已对所有人免费开放。LeelaZero的成功更是意味着围棋人工智能的开发甚至可以是由个人来完成的。将来或许还会有围棋重心的第三次转移,转移到哪里或许就取决于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了。
    人工智能也促使比赛的规则进行改革。自从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应用以来,绝大多数比赛要求选手上交手机,且取消午休。刘超作弊案震惊了棋界。2020年1月14日韩国定段赛作弊案是第一个证据确凿的作弊案。另外,对于AI比赛的规则,现在棋界也有一定的思考。
    人工智能的崛起还改变了人的主体地位。围棋的科学性得到了提升,但艺术性相应下降。下围棋的意义也因而被削弱。围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祛魅”的时代潮流中,同时,对围棋理论的主导权的丧失也使围棋走上了另一条神秘化的道路。
    潜在的发展格局在日本,师徒相传正向集体培训转变,年轻英才正在被发掘。当今的日本围棋虽然衰弱,但有望复苏。
    围棋的受众将会更加广泛。古老的9路棋盘和13路棋盘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帮助入门的同时也吸引了缺乏时间、懒于计算等类型的人群。赵治勋推广9路棋盘,以吸引家庭主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围棋大会等比赛,也引进了9路赛、13路赛。
    在朝鲜、泰国等东亚、东南亚国家,职业围棋仍然极弱,业余围棋也较弱。由于国力、政治原因,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间不会有大的改进。
    比较有潜力的可能是欧美。围棋在近代传播到了欧美国家,不流行,但也在不断地变得流行。一些比赛,如上世纪中期开始的欧洲围棋大会的举办标志着欧美已出现了围棋发展的萌芽。欧洲主要依靠中日韩提供的支持。例如在2019年的弈客杯中夺冠的波兰棋手马特乌斯初段曾在韩国接受过院生训练;中国围丙接纳了许多欧洲棋手。而北美洲主要依靠华人移民。例如丰云九段推动了围棋在北美的普及。在2019年的第一届北大西洋欧美职业围棋擂台赛上美洲队的全部5名棋手都是华人,而与之相对的是欧洲队全是欧洲人。这一事例很好地反映了欧、美围棋现状之差异。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当地人中普及而非仅仅在中日韩血统的人中流行。欧洲的做法无疑是更值得欣赏、更能实现持续发展的。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或许将来会出现中、日、韩、欧美,甚至还有东南亚并立的格局。围棋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命力,世界范围的推广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但目前围棋还是主要由中日韩垄断。希望围棋能真正成为世界范围的游戏,能有更多中日韩以外的人参与。当一项世界大赛的冠军由非中日韩的人夺得,围棋的世界化才算是真正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2018/10/13写了上面这么多,也有些感想。漫长的围棋史上,能留下响亮名声的真是不多。柯连羋范,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千年之后,不会有人在乎他们到底怎么排名。
    部分观点参考《围棋简史》。顺便推荐这本书(除了此书的第一节)。

围棋什么时候传入日本
    围棋的发展史是什么?

一、围棋的发展史是什么?

    4000年前~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2000年前~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明清棋圣~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
    日本~秀策执黑不败
    民国~吴清源打遍日本无敌手
    建国后~聂卫平、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柯洁、阿法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