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花木兰为什么要自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时的部队不发放战马和武器吗?

    首先明确一点,木兰从军自备资装这一点,是早期府兵制的特色。
    咱家在另外的回答里也提到,早期府兵征募对象是相对富裕的中小地主,国家对其相应的酬劳是:1)减免租庸调税;2)军功授田;3)分享战利品,是具有很强封建性的军事地主阶层。以现代职场为例,不是包吃包住的合同工(世兵)临时工(壮丁),而是可以分享战争红利的小股东。
    所以从一开始,府兵阶层的门槛高,其要求也高,从上到下什么东西都需要自备。
    1、驮马。府兵制早期战马是否统一由国家配备已不可考,但隋唐时战马皆为官马,府兵需要自备的是用来驮装备补给的驮马。隋代以前,一伙单位的十人府兵需自备八匹驮马。——所以,不要以为木兰有马就是骑兵,她也可以是步兵的。
    2、器仗。甲、弩、矛、槊、具装等重兵器由官府准备,然而弓、矢、横刀还有陌刀等轻兵器(注意,堪比绝地光剑的“唐代大杀器”陌刀是轻兵器,手动微笑)则需要府兵自备。这里有一个陷阱是,府兵自备的兵器先要统一上缴官库,然后随机领取——极端点说,你把祖传的屠龙刀上缴后领回来的有可能是把砍柴刀。所以唐代的实践方法就是,你缴一笔买兵器的钱,国家统一采购,理论上所有权归你,但是你要用必须申请,弄丢了弄坏了还得赔钱——换而言之,就是国家将轻兵器采购费用转嫁到府兵头上。
    3、资装。这个范围就广了,从随身工具如打火石,到军装、帽子、鞋袜,再到五十天的口粮(麦饭九斗,米二斗),都是需要府兵自备的。另外以伙、队为单位的基层集体,帐篷、工具、炊具等也要府兵集资自备。
    总结下来,府兵制度下,官府只发放重兵器和战马,其余驮马、轻兵器以及资装、口粮全部需要府兵个人自备。(换在现代,就是坦克、机枪、火箭筒和头盔、防弹衣这些国家负责,其余军装、携行具、步枪、刺刀、寝具乃至单兵口粮完全由士兵自备——对了,还有机动用的车辆也要自备哦~)。这就是为什么晚唐至北宋,无数人想恢复府兵制度的动力——太TM省钱了,官府完全耍流氓啊!
    (版权属于迪士尼爸爸,侵删)
    刘木兰不但要买马和刀剑,还要自己买衣服、帽子、袜子、鞋子、包包、配饰,还有五十天份的零食……这情节够迪士尼拍电影三部曲了。
    然而之所以此后府兵制一直没有能够复辟,原因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不可能恢复了。近代以前,多强调府兵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优点,认为其兵源主体是“平时耕种、战时出征的自耕农”。然而岑仲勉先生作了很简单一道算术题:府兵每月服役15天,战时还要行军远征,求:其一年能花多少时间耕地?——答案当然是没有啦!这就是为什么一上来我说,府兵制的基础是很强封建性的军事地主阶层。
    一个典型的早期府兵家庭运作模式是:三分之一的男丁脱产从军,剩余家庭人员组织奴婢从事生产;一方面享受赋税减免,一方面以军功授田和战利品不断扩大再生产。其存在的基础,一是要有持续掠夺对象作为激励机制,二是要有稳定的阶层作为兵源。唐代完成统一之后,虽然也在不断对外扩张,但府兵的授田一直无法保证(敦煌出土文书中大把应授百亩、实授二十亩的例子);另一方面,北朝府兵的兵源最初范围有限(陈寅恪归纳为“军事贵族”),隋唐以来不断扩大府兵兵源的副作用是,一般的自耕农阶层根本无法承担府兵的巨大支出。
    以木兰的家庭为例,家庭人口有爷娘、阿姊、木兰、小弟,男丁较少,无论充当兵役还是作为劳动力都显不足。如果木兰家是没有奴婢、佃农的自耕农家庭,又没有木兰代父从军,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如褚遂良所述的“破产办装”了。
    木兰辞是文学艺术故事,其中木兰的成功有许多的偶然性。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木兰不但要面对战场上的生命危险,有可能也要面对事关全家人存活的经济压力。这样才愈发体现出花木兰这个经典形象的魅力所在。
    (小彩蛋)
    至于另一个问题一起答了,为什么木兰作为军人却会“不用尚书郎”?
    木兰辞中有句“策勋十二转”,一方面我认为是对其军功的文学夸大,一方面确实也符合北周至隋唐以来的勋官制度。十二转即到达勋官最高品“上柱国”(视正二品)——但是注意,品阶只代表名义上的地位,一级战斗英雄可能比总理更有名,但是实际上的待遇和权位则是两码事——正二品的上柱国如果要转业做官,必须从五品官开始做起,而“尚书郎”就包括在从五品上的“诸司郎中”内。

2017年051期买什么马
    花木兰为什么要自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时的部队不发放战马和武器吗?

一、《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否有除互文以外的理解?

    木兰辞是乐府,是要谱上曲演唱的。
    所以别用后代文人诗的东西来倒推。
    当时的木兰辞应该是这样的
    木兰辞(合唱):
    男低音独唱(饰木兰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高音独唱(饰木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和声齐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女高音独唱(饰木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男高音独唱(饰男装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女高音独唱(饰木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和声: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汉乐府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的句子,和这里的东市南市作用相同,都是和声部

二、《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否有除互文以外的理解?

    是这样的,我记得有一期经济类的节目上面介绍过这个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唐宋之前集市都是买特定的产品的,唐宋才出现的真正意义上较为完整的集市。

三、7、8年左右的老马三、老马六选哪个好?

    差不多车况选动力,排量大的开起来更得心应手。

四、下期买什么马

    可以的话,买个兔子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