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新平台

重庆

   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聚焦》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新型研发机构是人才集聚高地,也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要试验田。2021年9月,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速落地并稳步发展,在集聚高质量人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作用显著,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新生力量。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怎样?新型研发机构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创新举措?怎样更好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作用?

   新时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新平台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概况

   孙翔宇王赫然张志刚于磊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演,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研发和创新组织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世界发展大趋势,我国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重庆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工作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标志着新型研发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创新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1

   新型研发机构

   初步实现蓬勃发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了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年度调查监测工作,数据显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稳步发展,在集聚高质量人才、为企业提供有效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作用显著,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新生力量。——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共计2412家,比2020年增加272家,同比增长12.71%,全国新型研发机构数量逐年增长,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注册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1415家,占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一半以上。——空间分布集中。从区域分布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地区。截至2021年底,东部地区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达到1445家,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59.91%。——研发活动投入略有下降。从研发经费规模看,2021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支出总规模为650.02亿元,同比降低20.74%。从研发经费投入力度看,2021年,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5.96%,比2020年降低6.63个百分点;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45.36万元,比2020年降低16.21万元。——科技成果产出丰富。2021年度有1756家(占比72.80%)新型研发机构获得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总量达24212件,是2020年的1.21倍。

2

   新型研发机构

   “新”内涵逐渐凸显

033

   新型研发机构

   逐步成为科技人才策源地

   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中最具活力的“实验田”,中央和地方在新型研发机构灵活用人机制的政策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在中央层面,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新型研发机构应采用市场化用人机制、薪酬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自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对标市场化薪酬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以项目合作等方式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的高校、科研机构人员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管理。在地方层面,在人才引进方面,吉林、河南、重庆等地对新型研发机构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及时兑现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审方面,多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河北、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人员参与职称评审与岗位考核时,发明专利及转化应用情况可折算论文指标,技术转让成交额可折算纵向课题指标。在薪酬激励方面,内蒙古规定新型研发机构可以安排40%的利润奖励研发团队,不受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以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山西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在离岗创业方面,天津加速人才在高校院所和产业间自由流动,加快人力资本活化,促进创新人才向产业人才、创业者、企业家转变。福建、河南等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按照规定带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新型研发机构,或到新型研发机构工作,一定时间内保留基本待遇。经过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多方努力,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新时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高水平创新团队、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与新平台。——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数量达22.18万人,较2020年增加1.4万人,同比增长6.76%;机构平均从业人员数量为91.97人,较2020年有所下降,减少5.13人。从平均规模来看,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规模集中于20-100人之间。——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从研发人员情况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R&D人员达到14.33万人,同比增长7.57%;R&D人员占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总量的64.60%,比2020年提高了0.49个百分点。新型研发机构R&D人员均值为59.41人,比2020年有所下降(降低了2.84人),但R&D人员均值下降小于从业人员均值的下降,说明在新型研发机构人员的总体流动中,聚焦主责主业的人员结构塑造更加显著。——人员素质不断优化。从研发人员素质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R&D人员中有研究生学历(位)的人员占比为44.1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位)的人员占比为42.0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位)的人员占比较2020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从职称结构看,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比为18.87%,比2020年提高了6.34个百分点;从机构人才国际化水平情况看,新型研发机构共吸纳留学归国研发人员和外籍常驻研发人员6705人,其中拥有留学归国研发人员和外籍常驻研发人员的新型研发机构共有1017家,较2020年增加26家,占新型研发机构总量的42.16%;从机构高端人才拥有情况看,30.39%的新型研发机构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行业领军人才。

4

   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型研发机构逐步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体来看,离中央关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效能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各省(市)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和定位理解不同,认定和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差异较大,各省市认定和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参差不齐,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产业开展服务的活动仍需进一步提升,服务产业企业的活动需进一步加强等。从人才角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足。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后,各地陆续出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指导意见或支持政策,但是在人才层面,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人才引进政策、职称评审政策、薪酬激励政策和离岗创业政策明确细致的具体指标,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法律层面来看,没有从国家层面设立符合新型研发机构用人机制灵活化特点的新型法律主体。——人才引进政策协调性不强,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各省市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效提升了各省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但是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队伍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不能完全的匹配。人才引进政策在制定与实行的过程中仍存在政策目标不清晰、政策执行不到位、配套资源不契合等缺点,如盲目青睐于引进海外专家、国内知名院士,而没有紧密与本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尚需完善。考核评价是激励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法宝。目前我国的新型研发机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存在“双重身份”问题。多地出台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均提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积极加入新型研发机构,但在绩效考核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造成重复考核或者考核相矛盾等现象。另一方面,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明确标准。多数地区把应用转化和技术转让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但并没有对其具体解释说明。

5

   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政策建议

重庆

文章来源:推荐,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