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97年国足到底有多强?

    97年世预赛,应该是大连金州吧。绝对水平不知道,毕竟没有洲际比赛来衡量。
    但是以当时中国球迷和媒体的期望,除了韩国和伊朗(这两个踢法和身体条件比较克制)中国队和沙特、日本比都是优势的。中国球迷的预期从来都是世界杯名额。
    现在什么水平?以我们的预期只要赢了越南、泰国,能进预选赛。亚洲杯小组能出现就烧高香了。
    当时应该是有亚洲前5水平的。
    印象中97年的主力球员大部分都参加了以下赛事。
    96亚洲杯,成绩是八强输给沙特,沙特是当界的冠军
    98年亚运会第三
    2000年亚洲杯第四
    02世界杯小组出线,拥有和97年相比,变化在孙继海和杨晨等人。
    至于04年亚洲杯被黑掉的亚军,基本可以看出97年左右,中国队在人员储备和国家队当前战力上是很强的。
    至于之后的青黄不接,或许在于职业化后,没有了没有各省市的体制专业梯队,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和联赛梯级造成的后背人才萎缩。
    另一方面,市场化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有太多行业比足球和其他相关体育运动更好的出路了。
    中国足球的出路在于,要么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社会需要更多的第三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么成为贫穷国家,像非洲和南美等国家一样,足球是改变贫民窟孩子的唯一希望。
    年代久远,百度一下,97年10强赛的对手,伊朗(阿里代伊+马达维基亚),沙特,卡塔尔,科威特。中国最后小组第三。对小组第一沙特1胜1平。对伊朗两站皆负,对卡塔尔1平1负。沙特14分,伊朗12分,中国11分。
    伊朗在当时什么水平?阿里代伊(拜仁)亚洲历史上最好的前锋之一,马达维基亚(汉堡)某赛季的德甲助攻王。金州之战,从2:0到2:4,确实不能完全怪实力不济。

为什么说97国足黄金
    97年国足到底有多强?

一、中国足球有黄金一代吗?

    原来有个球王李惠堂。。。。

二、97年国足到底有多强?

    97年世预赛,应该是大连金州吧。绝对水平不知道,毕竟没有洲际比赛来衡量。
    但是以当时中国球迷和媒体的期望,除了韩国和伊朗(这两个踢法和身体条件比较克制)中国队和沙特、日本比都是优势的。中国球迷的预期从来都是世界杯名额。
    现在什么水平?以我们的预期只要赢了越南、泰国,能进预选赛。亚洲杯小组能出现就烧高香了。
    当时应该是有亚洲前5水平的。
    印象中97年的主力球员大部分都参加了以下赛事。
    96亚洲杯,成绩是八强输给沙特,沙特是当界的冠军
    98年亚运会第三
    2000年亚洲杯第四
    02世界杯小组出线,拥有和97年相比,变化在孙继海和杨晨等人。
    至于04年亚洲杯被黑掉的亚军,基本可以看出97年左右,中国队在人员储备和国家队当前战力上是很强的。
    至于之后的青黄不接,或许在于职业化后,没有了没有各省市的体制专业梯队,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和联赛梯级造成的后背人才萎缩。
    另一方面,市场化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有太多行业比足球和其他相关体育运动更好的出路了。
    中国足球的出路在于,要么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社会需要更多的第三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么成为贫穷国家,像非洲和南美等国家一样,足球是改变贫民窟孩子的唯一希望。
    年代久远,百度一下,97年10强赛的对手,伊朗(阿里代伊+马达维基亚),沙特,卡塔尔,科威特。中国最后小组第三。对小组第一沙特1胜1平。对伊朗两站皆负,对卡塔尔1平1负。沙特14分,伊朗12分,中国11分。
    伊朗在当时什么水平?阿里代伊(拜仁)亚洲历史上最好的前锋之一,马达维基亚(汉堡)某赛季的德甲助攻王。金州之战,从2:0到2:4,确实不能完全怪实力不济。

三、中国足球有黄金一代吗?

    没有~ 远离国足~珍爱生命

四、国足的巅峰究竟是97年还是02年?

    当然是02年啊,所谓的巅峰,永远是靠成绩说话的。97年,戚务生输在大连金州。02年,南斯拉夫人赢了出线,对比不要太明显。人生很现实,成绩很现实。赢了,再多的不足都是被克服的困难;输了,再多的优点都是没有发挥出来的无用点。

五、97年国足到底有多强?

    很多年都想写点关于97国足的东西,但一直下不了决心。
    原因无非两个,一是情深难诉,二是太庞杂了。
    一支球队一次十强赛,为什么要说庞杂?
    因为当这支中国队呈现在97世预赛最终阶段时,无论技战术准备还是人员安排都经历了太多。
    这里面包括自94广岛亚运会开始,历经95商业赛96亚洲杯一路走来的变化,甚至同期国奥队的各种战术思路和人员构成带来的结果影响。
    尤其94中国职业联赛开始后呈现在赛场上的各种技战术思路影响,包括94世界杯96欧洲杯等等世界潮流带来的中国足球思路的交融变化。
    再加上中国足球各种自救尝试如健力宝青年队的影响,中国足球人在那几年风云际会间的各种尝试等等。
    这些因素全交汇在一起,又遇上了耳根子比较软的戚大帅,所以这支中国队在几年间始终在变化,无论技战术思路还是人员构成都在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不断自我否定重新构建。
    最后的十强赛的表现,可以说是那几年整个球队建设的缩影,即缺乏稳定性。
    可能大家注意到了,戚务生,我是叫他戚大帅的。
    这样叫再加上他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前提,听起来有点嘲讽,但我并不是想去嘲讽他,是真的愿意叫他一声戚大帅的。
    因为从广岛亚运会一直到十强赛结束,来自上面和民间的压力,汇集世界和国内足球思辨变化,无论怎么动荡,戚大帅始终保持了球队内部的稳定。
    而当失败来临的时候,戚大帅那戚然泛红的眼眶和茫然却不得不挺立在场边的身姿,正是专业时代中国足球人面对职业足球来临和世界足球风云变幻时最后的努力。
    像极了一身冷兵器盔甲的大帅,一身硝烟地带着自己的亲兵战死在枪炮洪流中。
    一,广岛广岛
    1
    好了,说正事儿吧,我们从94亚运会聊起吧。
    94亚运之前,有三个大事,分别是93兵败和甲A开始以及美国世界杯。
    93兵败以后遇到合适的机会我们再展开聊,这里所能涉及到的就是球队重建的问题,中国队无论前中后场都在寻找新的核心新的球员定位。
    不过这里有个好玩儿的点是,施大爷还在国家队教练组里面。
    甲A的开始,给这支国家队带来的变化并没有特别明显,教练组并没有召进在联赛里开始崭露头角的一些球员,比如魏群等。
    但是例如胡志军从左前卫改打前锋,黎兵从左后卫改打中锋,李红军体测不过关没踢上等等,还是在这届国家队里得以呈现出来。
    尤其黎兵,直接从93届酷爱助攻却防守经常被打爆的左后卫,一下成了可靠且综合素质出色的中锋,在接下来多年里成了国家队的支柱球员之一。
    而美国世界杯的举行所带来的足坛思潮的变化,其实是有的,可以说这支中国队在整个广岛亚运踢得最好的一场比赛就是受到了世界杯足球技战术思路变化的影响,可见戚大帅的眼光并不局限。
    2
    广岛亚运会,中国队开局相当不好,第一场就2比2平了土库曼斯坦。
    不说土库曼斯坦的实力问题,关键别人因为航班问题,当点能赶到场地的一共就11个人,勉强能比赛。
    而且关键是土库那边门将一个没到,只能让别的位置的球员客串。
    最荒谬的是,装备也没到,客串门将连手套都没有。
    就这样跟中国队打了个2比2。
    好在后面几场找到了感觉,接连赢了也门、巴林和伊朗。
    这里面也门在前一年伊尔比德对国足的一比零,正是93兵败的关键,这次被国足打了个4比零其实才是双方实力的真实表现。
    而这时候的国足开始呈现出了戚大帅带队期间的一个重大缺陷,阵容阵型及其不稳定,阵容可以理解,毕竟新队伍在尝试摸索,但打一场换一套阵型就有点夸张了。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过去中国足球流行一种“小诸葛”的思维,总觉得教练针对对手出奇兵才是水平的体现,而忽略了球员的阵型适配能力,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惑中国球员的位置感问题的原因之一。
    球员们从青少年时期对于阵型和位置感的认知,就在这样的教练小诸葛思维中陷入迷茫,打着打着位置又变了。
    像前面提到的黎兵胡志军这种不提,我另外举个例子,姚夏,这是位很好的球员,速度奔跑能力体能比赛兴奋度都非常不错,个子矮但对抗能力不错。
    但这个球员踢到最后都没能实现他的能力上限,有伤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历任教练手里打变了各种场上位置,到退役前除了守门员全踢过。
    一会儿前锋一会儿左中场一会儿右中场,说好听点叫多面手,但从球员成长的角度来说,他会不会困惑于每个位置的不同场上站位?会不会茫然于不同位置带来的战术要求?
    当然,更可能的是从教练到球员,本身对位置感这件事就缺乏敏感性和重视,这是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潮流接轨太晚,对世界足球技战术变化缺乏系统性认知遗留下来的通病。
    第二个方面,这种阵型不断的改变,也贯穿了整个戚大帅的国家队执教生涯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戚大帅在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规划,其实是赶鸭子上架被推出来的。
    而这种不确定性一下又遇到了职业联赛初起,大量涌现不同类型球员,世界足坛潮流也呈现出战术多样性,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这种不稳定最终在十强赛酿成了最难接受的苦果。
    但是,戚大帅又是聪明且有一定能力的,他用一种冷兵器时代出身却对热武器有着天赋敏感性的方式,竭尽所能地消化世界足球潮流带来的变化。
    他的失败,更多是环境造就的局限性,而非其本人才能方面的不足。
    3
    整个广岛亚运会,中国队踢得最好的两场比赛,2比0胜沙特进四强,以及2比0胜科威特进决赛,其实是体现出了戚大帅的才能和战术直觉的。
    胜沙特这场能说的不多,毕竟那支沙特是以23岁国家队出战的,实力上弱于我们。
    主要能说的就是戚大帅排出的433,这个433是最符合戚大帅本人足球审美的,后来直到十强赛阶段,他都还在力图用各种阵型微调来实现这个433的阵型感。
    这里先说一下这个433的人员构成,后防线上是王东宁、金光柱、徐弘、姜峰,中场是彭伟国、高钟勋、曹限东,前锋是高峰、黎兵、李晓。
    这里面后防线我们不谈,因为这套后防线的两边助功能力是因为李红军魏群等人未能入选带来的不足,而那支亚运队正式带的后卫其实一共就四个人,王金徐加个范志毅。估计想的是黎兵魏克兴姜峰是可以随时补充到防线上来的吧。
    中场方面,曹高彭三个人,拿球控制和出球水平都是比较强的,但防守能力就明显差个档次,这点上来说,戚大帅其实是很清楚的,所以,下一场面对科威特时他就做出了调整,并没有因为这场的胜利而坚持使用,这说明他脑子是非常清楚的。
    重点就在这个三前锋,高峰李晓黎兵。
    这里面黎兵被具体安排成了一个转换轴,是隐藏在前腰位置,在快速进攻时为高峰李晓做传接接应点。当阵地进攻时,高峰和李晓完成边路突破时再压进小禁区做攻城锤。
    再后来的很多商业比赛,甚至十强赛前和一开始,戚大帅都尝试用不同方法来完成这套边路双翼加可做轴可做攻城锤中锋的打法。
    边路双翼来来往往,高峰李晓不可说于根伟姚夏等等都尝试过,唯有这个中锋,始终偏爱黎兵,就在于黎兵的综合能力。
    也许单独论头球冲击力,他不如宿茂臻,也许单独论脚下,他不如小王涛,但这几样加起来,还得是他,尤其他不知疲倦的奔跑和做球能力是很不错的现代球员踢法。
    我们光听这个三前锋,尤其是后来才看球的朋友,会觉得很先进,很符合当前流行的战术思路。
    但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具体的踢法,这其实是比较复古的三前锋踢法,跟现在的三前锋踢法不是一个概念。
    我91年开始接受正式的足球培训时,早年的匈牙利教学思路就是这种三前锋。
    这种比较早期的三前锋,强边路两翼下底传中踢法,强调的是把球发展到单兵与单兵的对抗,其实在当时是很容易被区域防守所限制的。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种三前锋踢法是不是需要两个边中场抵近到肋部接应?而中路后腰的高钟勋是不是需要前压策应?
    这时候一旦丢球对方反击,以这三个中场球员的站位和防守能力,我们的第一道拦截线居然只能落到后卫身上了,这就很可怕了。
    其实回忆下中国足球早年的丢球,有太多门户大开的画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我们那在具体战术上不成熟甚至落后的两翼齐飞的观点。
    固然两翼同时展开,是在出球选择和撑开球场宽度上带来了好处,却失去了保持持续进攻能力和防守的层次感,这与当代足球两翼的单翼拿球整体会跟着横移保持阵型的思路是不同的。
    当然这场比赛因为沙特u23的能力问题,很多具体问题并没有暴露出来。
    4
    而接下来这场对科威特,是广岛亚运会中国队踢得最好也最有质量的对局。
    戚大帅也非常重视地排出了一个442阵型,具体人员构成是这样的:
    后防线是王东宁、范志毅、徐弘、姜峰。
    中场是曹限东、高钟勋、魏克兴、彭伟国。
    前锋是胡志军、黎兵。
    说完这个阵型,相信大家都发现了其中的华点,即4中场双后腰。
    这是94世界杯呈现出来的当时的先进踢法之一,当时的巴西就采用的这个阵型。
    当然因为具体人员配置问题,这支中国队的这个双后腰踢法其实更接近于98世界杯的巴西阵型,即两个边前卫是往内收作为双边前腰的。
    且又由于两边后卫的插上进攻能力跟94莱昂纳多尤金霍以及98双卡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具体踢起来效果不太一样。
    但是,这场比赛还是体现出了这个阵型的战术先进性,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拦截位置的提前,双后腰和两个内收的边前腰形成了两个层次的中前场保护。
    当然,当时的球员还没有形成后来当代足球那种全场逼抢的理念,也没有那个体能,但位置上的层次感在当时就够用了,这场比赛对科威特的压制非常充分,比赛里好几次科威特的出球都直接被中国队中前场断下。
    反击距离的抵近,使得科威特的防守站位往往落位不充分,就给了中国队从容传接的空间,这场比赛整体呈现出了中国队的流畅度。
    结果的2比0甚至可以说是科威特的运气好。
    比赛过程就不阐述了,很好看,大家可以找找录像看看。
    433和442,连着两场比赛的两套阵型,其实就是戚大帅整个中国队执教时期战术思路的缩影。
    一个自中国足球环境里走出来眼光和接受的足球教育局限性的戚,一个有着敏锐触觉渴望了解消化接收世界足球先进潮流的戚。
    从94到97,三年的执教,戚大帅在两个思路间不断反复,也明显看得出在努力地融合两种思路。
    而后他确实摸索出一套自己认为的融合得比较好的技战术思路,并运用在了96亚洲杯上,却被打头一棍打趴。
    其实,96亚洲杯戚大帅的技战术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不是出在这个思路的正确与否上,而是出在球员能力的运用上。
    但是,就在戚大帅应该总结和找出问题所在去完善这套技战术思路的时候,亚洲杯兵败让足协失去了耐心和信任,更是安排金迟两人进入教练组。
    自我反思变成了不被信任,进而演变成了自我怀疑,这就让戚大帅的技战术尝试戛然而止。
    5
    其实广岛亚运会的决赛没什么好说的,重点就是准备不足。
    当时中国足球业内对于外界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真的差到令人发指,吃亏巨多笑话不断。
    在我们这边看来,那支乌兹别克并不强,半决赛被韩国围着揍了三十多脚射门,但问题是我们居然没想过为什么韩国三十多脚射门愣没踢赢的问题。
    这场比赛除了后面的四前锋齐上,中国队这边的表现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也严重暴露出了两条卫线之间的衔接保护问题,并且让这个问题一直保持到十强赛。
    不过呢,亚运会亚军,也是中国队最好成绩了,戚大帅上任伊始,便在人员不齐备的条件下打出了这个成绩,自然收获了上上下下的认可。
    而这时候的中国足球,大连即将拿下首届联赛冠军,过去的王者辽宁开始了没落的前奏。
    另一位本土可以称得上大帅的徐根宝,正在践行抢逼围的理念,为拿到第二届甲A冠军积蓄着力量。
    年末的两桩转会,兵马奔赴广东,当时看觉得会是一个撼动联赛格局的操作,后来再看,这甚至是一个改变了国家队格局的操作。
    二,错失95
    1
    陆台在引进电影名翻译上区别很大,相互之间都觉得哭笑不得,例子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台湾翻译为《刺激1995》。
    这名字就真的让人很懵逼,这片儿跟这名有啥关系,1995哪儿刺激了?
    1995,甲A刺激了,各种商业比赛也刺激了。
    甲A这边李晓肝炎,踢着踢着就把范志毅推到前面,这一通输出砍瓜切菜一样。
    踢到后来上上下下都提出一个命题,解放范志毅。
    对,这就是关于95我们要聊的第一个关于国家队的话题:
    解放范志毅。
    背景介绍和题外话就不说了,毕竟能看到这里的朋友多多少少对范志毅及其当年的表现是了解的,我们就聊一下解放范志毅这个话题的技战术意义。
    什么是解放范志毅呢?
    就是把范志毅从中后卫位置上解放出来放到攻击线上,但是具体放在攻击线的哪个位置,其实解放范志毅的拥护者也是有不同说法的。
    中锋?策应型前锋?前腰?
    这里大家先重回当年的情景,思考一下,落到当届国家队上,到底哪个位置是适合解放出来的范志毅的。
    2
    解放范志毅的问题大家先考虑着,这里我们插聊一下商业比赛。
    相信大家现在对这些商业比赛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了,这些胜利安全不代表什么。
    但这些比赛其实本来是可以有意义的。
    什么意义呢?
    有人出钱组织,那完全可以用这些比赛来演练阵型战术试验新人嘛。
    但当时那气氛太上头,上上下下每场都奔着要赢要漂亮去要求,这样一来,好多比赛都一套主力人马打下来,那就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当然要说那几年的商业比赛完全没有质量对局,那也不是,比如打佩那罗尔那场,对方就是有稍微发力的。
    其实原因也想得到,他们队的替补想要表现一下,而对另一部分球员来说,也是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心态上跟欧洲过来的成名球队球星不一样。
    所以佩那罗尔是有稍微发力的,但不至于尽全力,毕竟是休息期的商业赛而已。
    也是这场比赛,不可说高峰双突前和黎兵隐藏中锋再次打出了效果,这就让之前还在自己传统思维审美和全方位接纳世界潮流之间犹豫的戚大帅开始动摇,愈发偏向于以自己传统思维审美为主来完善整个战术和阵型的布置。
    我也想放别的图,但是嘛。
    这里题外话一句,当年这场比赛后传出佩那罗尔10万美元报价不可说的消息,而不可说本人也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最后走到不可说的地步,可能不满的发端就在这里。
    而实际上呢,当时如果多留意一下各种消息就会发现,这佩那罗尔走到哪儿问到哪儿,日韩时问了,香港比赛都问了,各种开价8到25万不等。
    为啥?
    广撒网嘛,钱又不多,淘出一个来就能赚。
    商人而已,典型的南美操作,我们这边还以为别人真求贤若渴呢。
    3
    不知道大家对解放范志毅到哪个位置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们再来说一个题外话,曹限东。
    不是我逗大家玩儿啊,主要这个话题跟解放范志毅多少有些关系。
    曹限东这个优缺点都很明显,拿球有办法出球准有想象力,防守很一般速度慢体能差。
    其实在95阶段,他是踢出了巅峰级的表现的,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联赛,但是他却在这巅峰表现的一年逐渐失去了国家队主力位置。
    大家都会觉得是马明宇的崛起取代了他的位置,其实呢,是,也不是。
    我们前面聊到戚大帅开始偏向以自己传统的思维审美为主来打造阵型战术,这个具体怎么说呢,我试试阐述一下啊。
    第一个,两翼齐飞,双边在进攻时要同时张开,这样可以撑开对手的防守阵型,为中路中锋接传中抢点提供帮助,也为后插上接应拉出纵深。
    但我们落到具体比赛中,比如不可说和高峰,两个人是不可能始终站在两边,很多时候接应传球其中一个会在中路,那本来理想中他张开的那一边就需要有人上去,临时做边锋。
    而当时,南彭北曹同时占据国家队中场出球的位置,右边后卫魏群开始在国家队展露头脚,他可以在插上这点上为彭伟国提供帮助。
    但是,左后卫在那一两年并没有靠谱的人选,本身李红军是一个积极插上的左后卫,但由于体测问题没能踢比赛,无论水平还是状态都够呛,吴承瑛又太年轻,孙继海还没有横空出世。
    所以左边一旦出现空档,就需要曹限东插上去,而我们前面说到他的弱点,速度不快,这也就意味着他的边路突击效果会不理想,再加上体能差折返回防也差点意思。
    所以说,曹限东位置的失去,一是因为马明宇的崛起,二其实是因为左边后卫在那一两年的严重缺位。
    我为什么说曹限东跟解放范志毅有关系呢?
    因为马明宇在左边路取代曹限东以后,因为经验和习惯的问题,中国队中场的分数组织就落到了彭伟国一个人身上。
    单人分球组织,那彭伟国自然就会往中靠,那右边李明和魏群强力高速折返跑这对组合就浮出水面了。
    这样一来,中国队右边是随时可以展开的边前卫和边后卫,那前锋线就只需要一个速度与技巧兼备的策应型前锋,主要在左路活动,靠近中路时马明宇再上去,这样一来,中锋黎兵的位置就可以推上去了。
    中锋一旦站进去了,他的做球作用需求,就会大于其后插上冲击的需求了。
    论插上冲击力,范志毅是强过黎兵包括宿茂臻的,但纵深站位做球的水平,黎兵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范志毅解放到中锋位置的可能性几乎就被划掉了,而范志毅本身也不是能控球和突击边路的类型,策应型前锋的位置也不会考虑。
    同时当时两边路马明宇和李明都是冲击力大于组织能力的类型,这个前腰位置的传球组织性需求又不是之前后撤中锋的需求了,在传输组织能力上,范又落后于彭伟国,所以前腰也没戏了。
    这个时候就剩个后腰了,范志毅解放到后腰,用后来的眼光来看,其实是可以的,爆发力耐力硬度都能给那支国家队带来变化。
    但当时打的商业赛质量就那样,对手并没有在进攻和逼抢上给中国队带来太大压力,这就完全体现不出中国队后腰的问题,然后大家一看,这也解放不到范志毅的进攻能力啊,所以试验过一两场后就不了了之了。
    4
    1995,另一个北京队大将魏克兴32岁了。
    在当年的中国足球里,30左右的球员基本就意味着离退役不远了,32岁的魏克兴自然很难再进入到为两年后世预赛做准备的建队计划里。
    同时,另一个亚运会上的后腰人选,吉林的高仲勋也30了。
    不同于魏克兴防守属性的强大,高仲勋其实是更全面的中前卫类型球员,传球组织很有一套,但防守和奔跑覆盖范围就比较一般了。
    前面提到戚大帅的技战术倾向开始偏向自己的传统观点,这一系列的微调带来的结果就是国家队需要一个防守属性更重的单后腰,这点来说高仲勋不论年龄还是球风,其实已经不在建队计划里了。
    不过,当时谁又能知道就在97预选赛当年,老骥伏枥的高仲勋踢出了几乎整个职业生涯最好的表现。
    奈何中国队已经走进了自己的车道,不管去向怎样,已经不太可能为了他去做战术大改了。
    随着95商业赛系列的进行,姜峰开始在戚大帅国家队后腰位置上站稳脚跟。
    说到姜峰,他的球员生涯两次机遇都非常戏剧化。
    首先说第一次,是91年,原本吉林省队的他入选了徐根宝的国奥队,而当时的足协有个荒谬的规定是哪个队贡献一个国脚,那联赛就加一分,是为了补偿该球员不能为原本球队效力。
    但很快,国奥队人员调整,姜峰又回到了吉林,但这时候吉林已经有了这一分了。
    这下国奥那边姜峰踢不上,吉林这边因为得了这一分也不能用姜峰上场。
    这下好了,21岁的姜峰就没球可以踢了,差点就退役了,好在长春公交公司给他招去,就成了公交公司业余球队的球员了。
    这下当时如日中天的辽宁一看,嚯,还有这好事?赶紧过去磋商,拿下了姜峰。
    当然后来这个工作关系转接很麻烦也很有名,姜峰先从长春公交公司把工作关系转到长春冰球队,再从长春冰球队转成辽宁冰球队队员,再通过辽宁体工把他安排到辽足。
    进入如日中天辽足的姜峰,运动生涯的第一次机遇来自于无球可踢,而且严格来说国内转会第一人,得是他。
    而姜峰的第二次机遇就更扯了,94甲A踩踏吴承瑛被联赛禁赛一年。
    而这个时候为了帮助没球可踢得姜峰“保持状态”,戚大帅国家队每次都会把姜峰选去参加集训,而本身擅长踢边后卫的姜峰,则因为魏群的崛起,再加魏克兴和高仲勋的年级老去,被戚大帅给安排到了后腰的位置上。
    这下好了,本来一个可能会被筛下去的边后卫,一下变成了那两年国足的主力后腰,而这个机遇同样来自于无球可踢,这上哪儿说理去呢?
    而图里那场比赛就是姜峰国脚生涯基本最后一次主力出场,即96亚洲杯对战日本。
    本来被戚大帅寄予厚望的他,无论体格脚下奔跑都是不错的,无奈中途改后腰的姜峰最大的缺陷就是位置感奇差,一旦双方比赛强度上来,他的失位往往让后防门户大开,所以亚洲杯后姜峰就逐渐失去了主力位置。
    这同往也是95商业赛强度不足所掩盖的问题症候之一,由于对手的比赛态度导致的强度和速率问题,姜峰的失位表现得就不突出,看起来好像还挺令人满意的,从而耽搁了这宝贵的一两年试验其他球员的机会。
    至于说其他球员,其实整个甲a前几年,各队各位置都涌现出了一批新鲜血液,可后腰这个位置,却并不突出,很多都是老将甚至是其他位置的老将改位置来担纲。
    但是呢,并非马后炮,而是当年我个人觉得有三个人,至少应该在9596阶段给他们进入国家队尝试效果的机会。
    这三个人分别是朱琪、冯峰、邵延杰。
    大伤前朱琪的中场凶狠拼抢在实际上是徐根宝抢逼围战术很核心的一点,防线提前是以朱琪为锚定点的,而且朱琪的出球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冯峰的位置感保持是很不错的,尤其在己方攻守转换的瞬间,印象里面他有很多提前移动帮助插上队友补位的精彩表现的。
    邵延杰呢,是早年山东防守反击里中场顶尖的骚扰缠斗球员,那时候山东队完全不怕快速反击的球队,一个原因是本身防守就比较重视,另一个原因就是邵延杰对对手中场拿球队员的持续骚扰,这极大地延缓了对手的突击速度。
    当然,这三人当时到底能不能胜任国家队后腰的职责我们不得而知。
    但对后腰位置球员的尝试使用的缺失,以及对后腰球员的防守要求的忽视,的确是戚大帅开始形成的战术思路的重大缺陷,也是当届国家队构建错失95当时不明显却致命的一个问题。
    5
    前面说了,95商业赛阶段,其实应该是各种大大胆尝试的阶段,但因为整体气氛的狂热,几乎逢战必主力,失去了实验和磨合的机会。
    但是呢,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一年,戚大帅的战术执教思路开始明朗,用我的话来加以总结的话,那就是迷恋对称。
    在这些对抗强度很低的商业比赛中,中国队也确实能时不时地打出接近于戚大帅心目中的对称攻防体系。
    进攻时中锋拿下球权回作给中场抵近的出球手,两翼同时张开(或是两个速度前锋,或是一个前锋一个边卫),这样一来,对方的防守的两边卫必须同时张开到球场宽度。
    中路无论是双中卫还是三中卫都必须跟着保持张开的姿态,一来是准备协防边路被突破,二来要准备压上跟退守球员一起防守中国队插上前卫球员。
    这样一来,对手整个防线被撑得巨大,就会给中国队进攻拿球队员大量一对一的机会。
    当然,这是理想的。
    然而现实时,都不用这些欧洲强队,只需要同质量的亚洲对手,这样的对称展开双翼的踢法就会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中锋的对抗拿球成功率会下降,但出球前腰又不得不抵近接应。
    其次,即便中锋成功赢下对抗回做给前腰,两翼展开,但前腰面对的是对方后腰的贴身缠斗,出球给两翼的准确率和速度就会下降。
    最后,两翼队员拿球并不可能一对一,因为对手的边前也会退守协防,而此时就需要两翼中国队其他队员抵近接应,同样会降速。
    最可怕的来了,这三步任何一步失误,对手抢到球后,我们看这种对称两翼展开的中国队会面临什么?
    假设踢的是442,两边路最少有两个人展开在对方禁区两侧,中锋和前腰在对面禁区线里外不远,这就四个人了。
    而两边路一个边后还得配合同侧顶上去的边前,而另一侧的边前要顶下去接应同侧边翼展开的那个前锋,这就六个人了。
    好,这时候一旦对手拿球,中国队的防守球员只有四个人,后腰,双中卫,一边边后卫。
    如果这时候有个强大的缠斗型后腰能起到延缓对手出球速度的作用,那还好,可以等到其他队友退守到位。
    然而,95的低强度比赛,中国队面临这样的局面不多,很多时候即便面对这样的局面,范志毅的爆发上抢也起到了相同的效果,所以戚大帅压根没意识到姜峰的位置感和缠斗习惯的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95的比赛里,中国队可以进行各种大胆尝试,那至少在魏高尤其魏两人不在建队中时,可以实验一下我之前提到的那三个人,或许能帮助戚大帅看到这个战术踢法对后腰球员位置和缠斗能力的需求有多高了。
    然而,没有如果,所以在后续的正式比赛里,中国队将会面临边路被冲透或者中路门户大开的痛苦局面。
    三,崩坏的1996年
    1996,对于中国男足国字号队伍来说是非常不愉快的一年,年初国奥再次兵败吉隆坡,接下来国足又在热身赛里遭遇连败,更在年末的亚洲杯上打出了糟糕的成绩,这一系列的失败过后,最大的问题出现,即戚大帅的信任危机。
    民间反戚声音沸腾,足协更安排金志杨迟尚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而戚大帅本来逐渐成型的战术思路在经过尤其亚洲杯上的失败后,自己也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境地,更在来年世预赛前推翻了自己的战术贯彻。
    其实冷静下来看,戚大帅在96年成型的这套战术思路,虽然有不够好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1国奥队
    很多年后,大家常常会讨论究竟是00国奥还是92国奥是中国足球史上最强国奥,在最强国奥的讨论里,96国奥是几乎不会出现的,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08以前的最弱国奥。
    那96国奥弱不弱?
    个人观点是确实谈不上强,但非常有特色。
    96国奥的雏形是73国青,而我本人第一次全面地看这支队伍的比赛,应该是智利世青赛。
    这届世青赛国青打得并不差,尤其对智利的那场比赛打得很有质量。
    然而也是这场比赛为后续奥运会预选赛的失利埋下了两个祸根。
    一是门将张蓬生的几次失误,一次是对于新规则不熟悉手接回传球给了智利在禁区内任意球的机会,让对手得分;第二次是对手大概率偏出门柱的远射被其扑进了球门。
    正是这次的失误,为张蓬生后来的国奥生涯被埋下了不被信任的种子。
    后来很多球迷怒斥为什么坚持使用孙刚而不换门将,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
    二是中锋庞利的使用,庞利在这场比赛里虽然失误不少,但整体呈现出对智利防守队员的压制,就是使得后来国奥前期比赛里对他非常信任。
    而庞利本身,其实是当年中国青年球员改年龄问题的一个缩影,他改年龄的情况属于比较严重那批。
    彼时辽宁队甚至因为拥有庞利而果断放走黎兵,但随着联赛的进行,已经过了年龄大打小红利期的他,几乎看不到成长。
    而此时,辽宁只能以庞利的身高为支点,打造出快马庄毅。
    但国奥队几乎错过了实验新中锋的最佳机会,这使得后来预选赛最后阶段小组赛里,国奥队不得不临时实验谢晖,但缺乏配合默契度的谢晖不得不经常游走在边路接应,唯一两点也是一次边路转身突破,在中锋位置上的表现乏善可陈,这也造成了最后决战韩国时,国奥队完全没有前场轴心接应点的战术安排。
    而在智利世青赛上,收获过当场最佳球员的于根伟后来多次受伤,在国奥决战时也没能上。
    表现次好的姚夏,虽然获得了一些机会,但打韩国前锁骨受伤。
    而表现第三好的李宵鹏,则压根没在后来国奥的主力阵容里。
    回到最初的的话题,这届国奥为什么有最若国奥的说法呢?
    其实这个问题基本属于早期国青的遗留问题,最早这次国青是由朱广沪带队,却没能打进亚青赛的决赛阶段,当时就有最差国青的说法。
    而后来,朱广沪换成了拉德,又在95年万宝路杯邀请赛垫底,再次拉低了大众的希望,从而被冠上了最弱国奥的名头。
    那这支国奥队到底弱不弱呢?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有后来大放异彩的杨晨、谢晖、张恩华、吴承瑛,还有曾被97国家队寄予厚望的于根伟、姚夏,还有长期效力国家队的申思、李宵鹏。
    接下来还有当时如日中天的谭恩德、庄毅、彭伟军、朱琪,还有一直是各队中坚力量的陈刚、小李明、孙建军、肖坚、潘毅、刘越等等。
    就这么一帮人,弱吗?
    并不弱,而且非常有特点,什么特点?
    跑速。
    这届国奥队于适龄阶段所拥有的超级跑速球员,远超后来各届国奥,甚至比92国奥更强。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边路跑速球员配置,是很适合戚大帅的对称展开双翼的战术思路的,但结果却很不好。
    我们来具体分析小组赛最后一场0比3输给韩国的比赛。
    戚大帅赛前最大的动作是肖坚打左后卫,把刘越推到后腰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保平操作,左边后卫换成更擅长防守的肖坚,而右边后卫陈刚一直都比较中规中矩,右边的速度突击手姚夏锁骨受伤换了周宁,这基本上就是放弃强打两边保障防守的思路。
    我们不好评价这种保平的思路究竟合不合理,能平就出线肯定会比较保守,但是如果不给予对手足够的防守压力,那就是放任对手压上来扇耳光,很难保证不出错的。
    而落到实际上,从比赛前十分钟的内容来看,戚大帅并没有特别保守,很明显在战术安排上保留了两边持续压上传中的打法的,只不过确实限制了边后卫的插上,把解决问题和给予对手压力的思路留给中前场。
    但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前十分钟中国队的反击和进攻,提供了几次边路突击传中,包括后场长转找前场支点,这些过程里,我们的中路争抢获胜次数是多少次?
    0次。
    还不是普通意义上的0次,是连给韩国后卫造成压力的二分之一头球争抢都没有的绝对0次。
    这就意味着,对手可以好整以暇地顶出头球,而这种准备好了的头球,准确度是很高的,也就是说中国队跟着压上来的队员很难拿到第二落点就要开始折返跑了。
    连着几趟,国奥这边中后场的就不怎么上去了,前场是只能跟着退,所以十分钟一过,本身的战术安排开始失效,国奥整体就呈现出一种缩着头挨打的架势。
    中锋的问题前面提到过,但真就夸张到一次都争顶不到的局面吗?
    我看也未必,因为这场比赛国奥队后防线也多次出现跳不了多高争顶失败的情况,按理说这不至于,比起他们平时的表现差了很多。
    心理问题的因素有,但个人觉得不全是这个问题。
    我们要看到是这场比赛前的突降大雨,甚至导致比赛推迟进行的情况。
    结合前后场争顶频频失利,更有后来肖坚滑倒韩国队第一个进球,小李明左脚解围时右脚压根没踩稳导致的韩国队第二个进球的情况来看。
    我觉得国奥队球员根本就没换上适合雨天比赛的长钉球鞋,所以才会在运动中起跳的质量不够。
    至于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没看到相关的采访,只是一个自己的判断。
    从中国足球回归世界舞台开始,各种不专业和了解准备不充分就充斥其间。
    球队从管理到信息了解再到比赛准备,本身就不充分的情况下,让球员怎样做到心中有底呢?
    球员看着从管理到教练团队这也不知道那也没准备好,光靠个开会喊口号,确实只能起到负面效果。
    要知道,我们所谓的精神层面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简单的爱国情怀就可以概括的,这里面包括比赛积极性与心理放松程度的平衡,拼抢积极性与控制力的平衡,比赛兴奋度等等一系列比赛心理学的东西,这些本身就是运动科学的一部分,可我们长期做不好各种基本的,反而瞎抓乱重视,不仅给球员带来负担也造成了大量比赛的不理想后果,更引起球迷的反感,以至于现在有些球迷朋友一听到国足提精神层面的东西就反感。
    而说到这里,有个人物
    2热身赛败绩
    这里呢,我们只重点说96两国足测两场热身赛,一是对英格兰,二是对荷兰。
    这两场都是面对即将参加欧洲杯的球队,对手虽然也会考虑收着拼抢程度和比赛兴奋度的问题,但也算得上真刀真枪了。
    而这两场比赛也为戚大帅战术思路的正式定型打下了基础。
    首先说对英格兰,后来都知道96欧洲杯英格兰踢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跟他们的那场赛前我们并不知道,都认为英格兰是糙哥,而且还是没踢进世界杯的糙哥。
    结果比赛一打起来,英格兰不仅不糙,技术上领先我们一大截,整个传控打得相当轻松,甚至比赛完了英格兰还自己练了一会儿,其实就比赛内容而言没太多好说的,哦,对了,这是加里内维尔的第一场国家队比赛。
    但这场比赛有个常见的画面让戚大帅在自己的技战术上认知上更推进了一步,这个常见的画面就是我们的中场中路推进经常在中线前就被对手抢断,然后以加斯科因、雷德克纳普、安德顿、麦克马纳曼四人组成的英格兰中场就开始在我们的半场传递反扑,而这个丢球画面最多的人就是姜峰。
    这时候不论是戚还是我们,都发现了当时的中国队在中场中路在面对强手时,其实不具备往前推进的能力的。
    因此,在面对荷兰的时候,中国队这边在后腰位置上重新用了高钟勋。
    而高钟勋的上场,让我们的中场中路出球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跟荷兰的上半场比赛中,打出了一些攻势,也让在前腰位置的彭伟国得到了支持,发挥颇为出色。
    然而,我们前面说过,高钟勋的防守和覆盖范围比较一般,而这场比赛戚大帅使出了一招来弥补这个问题,他让两个边前卫轮番补位到中路进行防守。
    这场比赛的两个边前卫分别是马明宇和谢育新,于当时而言,年轻的马明宇有着充沛的体能和速度,而谢育新向来又以覆盖范围和拼抢著称。
    而荷兰当时打得433,中轴位置上是西多夫前后都要顾及,所以他们一旦断下球是迅速交传递到前场的博格坎普或者小克鲁伊夫,然后由他两再分给插上或者回做给抵近接应的温特和陶门特。
    这样一来荷兰的进攻虽然快,但是中路西多夫从防守位到进攻端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这就给了中国后腰到位的时间,同时上半场的高钟勋比赛兴奋度也很高,跑动很积极。
    但是,到了下半场第十分钟,高钟勋就跑不动了,主动做了换下场的手势。
    而这时候,戚大帅的调整是用李明换下高,让李明去到左后卫位置,让左后卫的王东宁顶到后腰位置上,题外话一句,这场比赛王东宁穿得是8号,背后名字曹限东,就很魔幻。
    而高下场后,中国队的后场到前场的传球到位率一下就变差了,而之前经常上来拿球出球的徐弘也不太敢上来了。
    这个时候两个边前卫开始频繁到后腰附近接应和出球,相比较之下,谢育新因为年级大了一些,他早期的高跑速下滑很厉害,所以他那边的拿球变得很困难,出球也很犹豫,跟插上的魏群对不上拍。
    而左边却形成了一个强边,李明马明宇加换上来的高峰,下半场中国这边稍微有成效的攻势都是在左路发起的。
    再到后面彭伟国不知道是体能原因还是前场争抢时被顶到大腿,被于明换下,最后十分钟就基本是在挨打了。
    这里下半场还有两次换人。
    一次是高峰和宿茂臻换下不可说和黎兵,这在后来的比赛里也成了大概率组合。
    即利用黎兵的做球给不可说形成突击冲击球门的机会,而高宿组合是利用高峰的边路突击传中给宿茂臻创造得分机会,这两套组合的得分重心不太一样,这点我觉得没问题,而且戚大帅是比较有眼光的。
    但是,那些年的不可说,大赛低烧是常态,所以嘛。
    而另一次换人是,于明换下彭伟国。
    我知道很多辽宁球迷对于明有深厚的感情,但是至少在国字号比赛中,于明都呈现出位置感不佳的问题。
    这里面一个细节就是于明上场后马上就跑到高峰不远的地方站位,戚大帅在场边狂喊于明找人啊于明找人。
    最后的比分是0比2,相比较踢英格兰的束手无策,踢荷兰这场中国队是打出了一些有质量的攻防的,这也让赛后采访的戚大帅踌躇满志。
    这个采访很有意思,戚大帅首先说荷兰很强我们踢不过,我们也有包括长途旅行等困难,但球员们非常努力打出了东西,最后说要做一些技术方面的训练提高,有信心走到世界舞台。
    而这场比赛之所以说这么多,很大的原因就是直到这场比赛后,戚大帅给中国队制订了一套定型的战术方针,虽然在后来的亚洲杯上成绩不佳又带来了困惑和动摇,这套战术也谈不上多先进多符合潮流,但也有其有意思的地方。
    要说这套战术,我们可以根据这场比赛呈现出来的点一个一个讨论:
    首先说,明确了高钟勋的体能不足以承担主力后腰位置,姜峰的出球能力又在前面打英格兰的比赛里暴露得够呛,于明嘛,那就不在考虑中了。
    几相权衡后,用姜峰的拦截能力,由两边前卫交替到中路帮助出球。
    当然还有个辅助选项,我们后面再说。
    ———————
    要写的是95商业比赛,96国奥和96亚洲杯,一直到97十强赛。
    就目前这个展开来看,估计一两天写不完,我争取一周内完成吧。
    这段事儿太多了,时间非常碎片化,这样边回忆边分析边写有点困难,这样,7月567三天我集中把这个回答写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