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来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健康保护指南→

安徽

   为保护公众健康,针对我国夏季高温热浪引发的健康问题,提出人群健康风险干预措施和建议,指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预防和降低高温热浪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国家疾控局制定发布《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夏季高温热浪发生时的公众健康防护,公众宜学习高温热浪与健康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基本理念,采取高温热浪健康防护措施。

   基础知识

01

   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等级》(GB/T29457—2012)将高温热浪定义为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使***感觉不舒适,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

安徽

02

   高温热浪健康影响

   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三种不同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热射病。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体温高达40℃及以上。

   高温热浪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引发严重肺部疾病;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进而导致事故伤亡事件增加。高温热浪期间过多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还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03

   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04

   高温热浪预警信息

   高温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详见表1)。

安徽

   热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干预信息。包括健康风险监测、健康风险警示、健康风险预警信息(详见表2)。

安徽

   基本理念

   一般人群防护措施建议

01

   保持室内环境凉爽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减少太阳直射。关闭朝阳的窗户或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直射。减少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关掉不必要的灯和易产热的电器设备;防范因用电量过高,导致电线过载而引发的火灾。02

   减少室外高温暴露

   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在阴凉处活动。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减少体力消耗。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03

   重点人群防护措施建议

   重点人群在做好一般人群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下述措施建议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01

   敏感人群

   尽量避开高温。避免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鼓励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保证水分充足,补充电解质。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注意尿量及颜色,若尿量减少、颜色变深,表示体内水分不足。保持沟通联系。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帮助与照顾。独居老人宜每天探望,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

02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减少运动。不进行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适当补充电解质。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保持联系。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03

   户外作业人员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在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200mL~300mL);应在口渴前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和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保持凉爽。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户外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休息应在阴凉处或有降温设备的场所进行;可在高温时段采取轮班制度,尽可能增加作业人员休息时间与频率。预防职业性中暑。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病情严重应即刻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定期健康体检。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严禁患有慢性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瘀痕面积≥20%、癫痛等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推荐阅读

安徽

安徽

安徽

文章来源:安徽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