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商学什么意思

行者商学什么意思

本文给大家介绍行者商学什么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王阳明的“心即理”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一听到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就感觉很高深莫测其实理解透了你会发现
    阳明心学其实就是教人成长的方法论利用这种方法论去修行很容易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
    往大的说知行合一是一个哲学概念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为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那就太简单了很难简单的一下子解释清楚知行合一的具体含义可以给出一些思考的路人行为的本质是由思想决定的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
    比如有善恶之分有好坏之分有利己利他之分……王阳明给出了一个修炼方法分为三个模块
    一心即理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所谓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
    简单的理解就是有点像西方认知心理学情绪ABC理论:外界事物进入到人内心,经过人认知的加工后呈现出来的情绪是正面还是负面主要取决于人的认知水平和角度。
    比如某个人坐公交车中途发现自己钱包丢在车站于是急急忙忙的下车回去找,结果还是没找到,同时也因为错过了公交车自己迟到了,如是他认为自己很倒霉。但很快他听说他坐的公交车发生车祸,车上的人无一幸免,于是瞬间感觉自己很幸运。他倒霉还是幸运其实并不取决于外界事物,而是取决于他内心的观点。比如你看到一只猫请问你为什么认为是一只猫当你从来没见过猫也没有从任何途径学习和了解过什么是猫,你还会认为你看到的是猫吗,答案很显然你不知道它是猫,我们假设你从一开始接触到的观念说猫非猫而是“狗”,那么你看到的就是“狗”。所以你对外界实际一切的认知,往往是你内心认知的写照。那么改变我们自己认知维度,是不是就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是不是就可以稳定我们的情绪。减少痛苦的发生。让自己变的更加幸福。
    心即理的本质就是告诉我们,修炼的本质是应该是内修修炼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求到外部去寻求帮助。
    二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修心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很多人会说自己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用知行合一的理论来解释就说明自己做不到其实就是不知道
    知行合一提出最早也有解决朱熹认为的先知后行的理论但是有很多人不做就说自己知的还不够,所以停滞不前。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用行动去实践它。若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简单来说知行合一就是在行动中思考是思考中行动不要只做不想或只想不做任何一件事知和行是同时存在同时产生又同时消失的比如你开车真正要学会开车一定是边学边练边练边学在这个过程中知行是不分开的。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光说不练假把式光做不思考又是死脑筋
    知行合一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做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去做最后做成了也就知道了。
    另外知行合一也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凡是都有两面性就想硬币的正反面一样,有正面就一定有反面,有好就一定有坏。任何事情都是双面性的。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只抓住事物的一面去思考,一定会产生偏激的想法。
    三致良知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是人之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分纯粹是因为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认为既人生来就有良知,那么上面说到的心即理修炼内心就可以去寻找自己本真的良知。佛教认为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的内心本来是一个铜镜贪欲就好比铜镜上的锈迹灰尘,修炼就是吧锈迹灰尘擦去,漏出本来的面貌。
    当人寻找到本质的良知后按照良知去知行合一的做事那么人就达到至高的境界这就是儒家追求的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还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的本体是没有善恶之分,真正的善恶都是意念(观念)的影响。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是一种哲学观念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如果简单理解为理论加实践就太简单了。
    阳明心学修炼的方法总结如下:首先心即理修行的方向是内修,遇事先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对时间的态度,让自己变的足够强大。
    其次知行合一在修心中思考,在思考中修行。考虑问题是两面的好坏、高矮、胖瘦……都是同时存在的
    最后致良知守住良知的底线分辨善恶,去除贪欲。

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个什么方向?

    未来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未来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我一点也不诧异。早在之前,我看过一本书《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书里面阐述的观点大抵是这样的:中国的城镇化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以前是靠工业园区的开发带动城市化进程,后来通过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导入人口与消费实现城市化,但由于房地产开发的产品功能过于单一,已很难实现人口的有效转化。如今,以旅游为导向的综合型产业开发,正作为新的力量在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
    注意,这里说的是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小镇甚至是大型旅游综合体都包含其中。事实上,以后的大城市会相当的庞大。比如日本,首都东京人口目前已达到1329万,若以大东京城市圈来计,人口高达3700万,超过日本总人口的25%。韩国更夸张,预计首都首尔及周边仁川市和京畿道人口2029年将增至2618万人,占韩国总人口的50.2%。再看中国,目前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形,人口均过亿,未来人口集聚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城市日渐集聚的同时,小城镇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趋势。
    不论是大城市,或是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都是:旅游化。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必然需求。按照经济学理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会产生新的需求,进入旅游社会。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GDP达到10.4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828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已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门槛,正式进入新时代。
    旅游,也不仅仅是狭义的旅游观光,一切能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娱乐、休闲、度假产品都可看做旅游的范畴。因此,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已经不是旅游景点的代名词,而是人们追求更健康、更高品位工作之外生活的统称。这样来看,旅游是不是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且已经近在眼前?
    以“海南旅游地产”的视角来看。2008年海南旅游地产正式兴起,经历了2010年初的国际旅游岛概念泡沫之后,目前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由粗放型的开发向旅游产业综合运作在转变。
    雅居乐清水湾是海南旅游地产开发的先行者,项目08年入市,靠卖海南独特的热带环境资源一时件声名大噪,大量房源引发全国疯抢。在此之后,众多房企瞄准了海南这一块宝地,纷纷来拿地开发,意欲复制雅居乐清水湾的成功。到了09年,海南拿地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些三教九流的公司也来融资搞开发。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预期让开发商们肆无忌惮,他们的唯一的行为就是“买买买”!一时间海南房价蹭蹭往上涨,最夸张的时候一个小时一个价。据说有一个客户在三亚某楼盘看完房之后有点犹豫,想和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不到一个小时置业顾问打来电话:“现在价格已经涨了2千上去,再不定下来就没有房源了!”客户除了马上交钱,没有其他选择。好景不长,到了2010年下半年,海南房屋开始滞销,房价也逐步回落。三亚凤凰岛的房价已经由10年初的13万/㎡暴跌至目前的5-7万/㎡。(市场就是这样,先行者靠趋势稳赚大钱,后行者靠投机赚风险钱。)
    雅居乐清水湾赢在起跑点,而现在它正在大张旗鼓地做旅游度假配套、做旅居服务。如果说08年雅居乐是带起了旅游地产开发的潮流,那这一次他是在引领旅游地产发展转型。生活饮食方面,清水湾美食佳肴、购物服务俱全,有南果市场、壹号公馆、联华优购超市以及洞庭湖湘菜、拉丁餐厅、莱佛士餐厅等一众商家;度假方面,有卓美亚、莱佛士、JW万豪、希尔顿、豪瑞阁、洲际假日等10数家高星级酒店;休闲养生方面,有亚洲最大游艇码头、豪华酒店KTV、香薰SPA、国际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等;文化娱乐方面,每年365天精彩活动不间断,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音乐论坛就放在雅居乐清水湾,业主可免费参与其中。
    未来,产业复合型综合旅游项目是海南旅游地产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趋势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旅游与农业结合为观光农业、与餐饮业结合为特色美食街、与会展业结合为商务旅游、与传统商业结合为购物旅游、与体育结合为健康运动旅游等,两种以上产业融合形成了泛旅游产业。单纯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休闲需求,单纯的产业发展又缺乏某些旅游方面的元素(比如优美的环境、温润的气候、稀缺的资源等),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趋势,这是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吃、住、性、游、娱、购”正在逐步转变为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学养闲情奇”。
    一些大型综合旅游项目至少包括两种以上的融合型产业,能够脱离区域独立实现旅游运作。比如恒大海花岛,海南儋州填海而成的超万亩海岛项目,拥有丰富的休闲、娱乐、度假配套:国际会议城、58座地标酒店、大型水上乐园、博物群、温泉城、亚洲最大单体免税店等。虽然区域整体定位为工业园区,也挡不住项目对外的强大旅游引力,客户纷至沓来。建成之后,恒大海花岛将成为海南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型旅游旗舰项目。
    未来的海南旅游地产,不再会是穿着旅游马甲的住宅地产。未来的国际旅游岛,不再会是打着旅游概念的国际房产岛。未来的一切产业,都是旅游业。“旅游+”,正是国家自上而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三、王阳明的“心即理”是什么意思?

    个人认为人心不死,大道不生,和王阳明的存天理,去人欲,很相似。(下图为3月31号更新,刚才看到的传习录内容,我理解是对的,人心即人欲,人欲去除,即是回归道心。我真是个有悟性的家伙)
    特别强调下,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说的,而王阳明说的是存天理去人欲。一字之差,一个灭,一个是去,两个人的定义解读都不同。
    图片就是传习录,“此心去人欲,存天理用功便是”看到了吗?这是传习录,这是王阳明说的,并且存天理去人欲在传习录中是高频词。
    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和王阳明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朱熹是把人欲和天理当成了两个独立并存的事物,说人心要听从道心,(刚刚有了新的领悟,我在文后会专门论述两者的区别)
    而先生的去人欲,是指的消除私欲,就是利己,自负,攀比傲慢这一范畴的,而且先生解读的天理之心和人欲并不是两个并存独立的东西,都是一个心,只不过这个心被人私欲遮蔽了,所以就成了人欲,而去除私欲就回归天理自然而然的心。
    比如爱父母,之所以不爱就是因为利己自私,而去除自私利己的私欲,自然回归天理,也就是父母冷了自然会关心,父母热了自然会购凉席。
    而先生说的心即理,通俗的解释就是,(心)根上用功,那些形式都是枝叶(理/形式/道理)。
    粗略的解释就是,一个纯粹天理没有私欲利己遮蔽的心,就是真诚的,发乎于心的,这个心是本质,拥有这颗心的人,交朋友会很义,不会背信弃义,搞背后捅刀子。有这个心的人,报效祖国也会忠诚,不会灯塔国“自由的空气”就跑去呼吸。有这个发乎于心的人,对待父母是真诚没有私欲的,所以父母的疼,也是疼在自己心里,觉得愧疚。
    所以先生说,心即理,就是说,那些形式和道理,你学是学不来的,你跑去学108条爱父母的行为(理),从模仿广告上的洗脚丫子到商业文案爱父母就怎么,那些都不是发乎于心的根,那些都是学来的孝顺,虽然看上去是孝顺,但是都是形式,你内心不会感觉到温暖和爱,
    所以108条学完了,你就开始困惑了,109条咋办?109条的细节该咋弄?是跪着还是站着孝顺?然后纠结不停了。
    这就是执着于“理”,心外求“理”而无法自拔的“愚孝”,
    和朋友圈天天转发“爱老婆的一百种行为”死板僵硬的学习没啥区别,
    试问,一个不是发乎于心的爱老婆的心,尽管到了情人节知道送花,发微信机械的重复“喝红糖水”,网上的土味情话也复制黏贴,有啥用吗?和机器人有啥区别吗?
    就像王阳明说的,如果觉得把这些形式和规范学的有模有样了,那台上唱戏的也不比你差,把《大学》里的[至善]理解成这个含义就是非蠢即傻。
    这些都是枝叶,只有根“心”丰富,才能长出好的叶,这些叶就是对应着不同的人群,比如朋友,父母,爱人,客户,上司,等等,延伸出来的不同的形式,
    只不过这些不同人群,不同条件,不同的地点,所演化对应的方法都是因人而异。
    所以只需要用功去除心中的私欲,存养天理就行了。
    (我忽然想到了商学,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逻辑?心上用功,去私欲存天理的爱客户,自然就会发展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见机行事的商业策略和计划??)
    我个人觉得这个逻辑也是挺说的通的,
    就比如现在的我们,上学的时候那个没有背过那些忠孝仁义的“理”?
    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那个孩子上了大学后不都是天天和父母吵架,
    这些人,真的记性差?真的语文阅读理解不好?考试的时候关于“理”的填空填错过?
    恰恰相反,这些“政治正确”的填空题,逻辑正常的闭着眼都知道选“忠孝仁义”。
    所以,先生在传习录卷上,学生徐爱录里,开篇提到了著名的心即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他的意思是说学那些“来大姨妈要多喝红糖水”的复制黏贴的“理”,都是形式,
    在心上下功夫,去除私欲,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爱老婆的一万种行为,并且有针对性,因地制宜的各种行为,最重要的是发乎于心,至诚,才感人,
    搞不好会被别的女生羡慕,临摹照贴,在凑个“爱女人的250种行为,男人们记好了!”,得儿,您这也贡献了一百种,估计后世的“愚爱”们,也忒按照您的一百种固定的方法来爱,个别的就会纠结249种的方法,这个热气球是买红色的还是蓝色的还是贵点的。
    先生说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我觉得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对于词汇的定义也是两码事。
    最最重点的来了,这还让我想到了道德经的一句话,
    也就是非常多的人,对于道德经迷惑的这一章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反正联想到了这句话,感觉里面有内在的逻辑,
    比如我们现在的学校和社会都是推崇着忠孝仁义,忠孝仁义就是好,这个绝对是没错的,但是推崇忠孝仁义,就属于王阳明的“理”,就是去学忠孝仁义,学的都是“戏”
    所以当官的搞形式主义,是爱民的“戏”,因为他知道要升仕途的话,必须要有这个人设,至少找个小编辑报道报道自己的行为,
    而孩子也学会了这个“戏”,为了老师夸奖,得奖状,回家给父母洗脚,做这个“戏”,
    所以崇尚仁义,恰恰远离了道,(天理之心)因为让人们过于“善巧”,而善巧都是源于自我利己,而自我利己都是因为社会崇尚学“理”,你行为符合“理”,所以大家都夸你,(大伪)
    比如仕途升迁,孩子想要被夸奖,就有了大虚伪,做作,虚情假意,而道德经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智慧是个贬义词,是指的争夺胜利而做出的虚伪之举,
    这不是和搞形式主义做“爱民戏”是一个逻辑吗?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当然还有解释不通的地方,反正我确实是联想到了道德经的这一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所以道德经的下一章,就提出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为什么呢?就是不过度崇尚“忠孝仁义”的理,不强化“理”,那么孩子就不会为了内心渴望夸奖而去照搬“圣人的样子去做作”,最后长大成人就为了争夺“圣人被人尊敬,被人崇拜”的自我虚荣心而去强行符合,压抑内心的房“戏子圣人”,
    因为从本质来讲,行为上看上去是像圣人一样的孝顺,但其实还是害怕自己背负一个不孝顺的名义,还是害怕街坊邻居的评价,这终归来讲还是一个利己之心,这和王阳明说的,发乎于心的这个心(根),恐怕也不是一个物,
    而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就是让人们不去虚伪的学习这些仁义的理,因为心外无理,只有内心存天理,去善巧,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发乎于心的爱,而这个爱就是真正的孝和慈。
    上德不德。真善不住善相。
    而这个自然而然,就是道的法则,也就是道法自然。
    讲真的这真不是我强行撮合他俩,而是我看到它的时候就是自动联想起来了。
    我知道我的字很烂,请关注重点。
    (而且觉得这个人欲和我执的属性也很像,我执越重所以也会越抗拒和排斥事实,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以人的私欲转移。比如你闻到一个臭味,脑袋里不停的评判和抗拒,但是你又躲不开,也没有任何办法。只会增加心理负担和消耗,而这个就是实相和头脑里的我执,小我。
    我不是让人放弃改变认命的这层含义,是尊重事实看清真相在改变,而不瞎折腾内耗。
    而无我就是没有我执,去了私欲,回归天理,道法自然,如是本来,尊重事实,根据实相行为的人?)
    我忽然知道了,王阳明和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和存天理灭人欲他两个人最根本的区别了。
    王阳明先生的存天理去人欲是指的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这个天理之心的,只不过是被自己好名好色好利的私欲所遮蔽了,
    这个本来的天理心,本来就是明是非,无论是服务客户,孝顺父母,忠义国家,你不需要去课本上学习,怎样做那些形式,你只需要把自己内心的私欲拔除,这些私欲驱逐后自然保留的那些,那就是存天理的心,这个自然的心是发乎于心,真诚的,不是效仿什么形式和表现的,这个心自然就知道该怎样去做,而且做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拘泥于各种形式和方法,
    有术无道,止于术,
    有道无术,术可求。
    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有术(理)无道(心),止于形式,浮于表面。
    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后明白,有个天理的心,然后他这个天理的心是学来的,不是你本来就有的,是课本上的知识得来拼凑的,然后用学来的“理”去消灭“人欲”,让人欲听命于天理,潜台词就是这两个是同时存在的,对立的事物。
    但是王阳明的指的是一个心,这个心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天理之心,但是被后天的私欲所遮蔽了,我们只需要每天去注意自己的这些私欲,去除掉它,自然而然的就是天理的心,
    你不需要去专门学道理,那只是头脑上的道理,知道了再多的道理,依旧过不好人生。
    所以你需要现实中当下去留意自己的心念,这个心念有好色好利好名嫉妒嗔恨等等的时候,观照它,去除它,你剩下的自然而然就是天理的心,
    这个天理的心就是发乎于心的爱和包容,你只有发乎于心才是至诚,你学来的只是模仿,模仿不等同于发乎于心。
    发乎于心所以意才是真正的诚,行为落地有声,不做作浮夸,流于形式表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而如果你只是跟随自己的好色好名好利,你是不可能身修的,你的心也不是正和诚的,也就是你心里有嫉妒和好名好利,只不过行为上表现的伟光正,
    你只是通过课本上学来的知识和行为来约束压抑,因为你害怕背上不忠孝仁义的骂名,或者你渴望通过忠孝仁义的行为表现给外人看,来得到奖赏,夸赞和升职加薪。本质还是因私欲而行忠孝仁义的行为,而非因发乎于心而自然而然的去忠孝仁义。
    其实从正常人的思维来说的话,朱熹说的大部分人都认同,认为我们就是应该学习道德规范,然后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乍一听是这么回事,但实际是,我们学了那么多的道德规范,真的有发乎于心的忠孝仁义吗?你不用看数据,你问问你自己,学了那么多爱爱爱爱的道理,扣心自问,你的爱是发乎于心的吗?还是图个啥的?
    211,985忠孝仁义的课还少吗?那为啥我没见到有几个留国内潜心为国的,而是都去跑国外移民,跑去干金融了?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当年在央视痛心的是什么?痛心的就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全都去国外了,为啥?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我们可以实际的论证,实际的去观察所有从学校出来的学生,真正的因为学规范而发乎于心的爱人的有多少?
    即使有爱父母疼父母的,那大概率也是她本来的心就爱父母,他从小到大就疼父女,而不是因为忽然看到了课本上告诉每天要固定的给父母打电话,洗脚就爱父母了,这些理,这些强行的规范,只会不合时宜,因为如果我给我爸妈洗脚,按我们的家庭的作风和性格,就会很尴尬,我妈的作风骂我爸一句,其实就是爱,只不过心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如果非要按弟子规的一百八十条来行为,只会流于形式,人心落个希望被爸妈老师夸奖,和发乎于心根本就是两条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