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纪录片应扮演“马可波罗”的角色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7月3日,作为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主论坛,“平等多元?对话合作:纪实影像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圆桌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自英国、柬埔寨、南非等国家的国内外主流纪录片制播机构代表、导演、学者相聚一堂,探讨纪实影像在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中的积极意义和成功经验。

   普通民众是讲述

   中国故事最真实的大使

   “普通民众是讲述中国故事最真实的大使。”

“纪录片是我探索中国的方式和窗口。”

   南非纪录片导演法伊克?戴尔说,人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文化上的交流障碍,纪录片可以展示不同文化的魅力,促进不同文化交流,让不同国家的民众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之处。非洲是个非常“年轻”的大陆,青年人口比例很高,非洲青年们期望看到更多讲述中国青年故事的纪录片。

   法伊克?戴尔表示,纪录片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让普通人发出声音,使他们能够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智慧。通过普通人的故事让人产生共鸣,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来自不同文明的人们的生活,打破刻板印象,欣赏差异之美,寻求人类的共性,从而帮助建立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桥梁。

   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故事

   “我想和西方国家的朋友说,如果你真的想看见未来,就来中国吧。”大会上,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导演柯文思为目睹中国取得的成就而感到兴奋,“我们能看到文化的复兴、非凡的活力,于是我决定留下来,把在中国看到的一切传递给全世界。中国也应该更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中国有14亿人民,有非常多的故事,世界都需要听到中国的故事。”

   柯文思表示,纪录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媒介,可以看到其他国家人民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改善生活的奋斗历程,从而增加互相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共情。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在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纪录片参与全球文明交流的“三个离不开”: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认为,纪录片作为非娱乐性的、资讯传播的载体,为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声渠道,以纪录片为媒,可以让中国文化像泉水一样滋润世界,也可以通过纪录片将世界的文化包容兼蓄。

   纪录片仍在发挥

   《马可波罗游记》的作用

   “马可波罗在1275年来到泉州,把泉州的瓷器引入欧洲,将中国文化传递到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人群居住的地方。”

   IMAX(中国)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陈建德表示,今天,纪录片仍发挥着《马可波罗游记》的作用,用震撼人心的视觉记录将见所未见的景象和事物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面前。

   陈建德介绍了IMAX公司和中国机构合拍的《小行星猎人》等多部纪实作品。他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航天、环保等领域不断发展,身边每天都在发生无数非凡的中国故事。纪录片应该力求为观众呈现真实更有临场感的体验,为观看者展现那些他们前所未见的世界,进而形成难忘的记忆和渴望继续探索的动力,以真实体验的呈现形式讲述充满温度的中国故事。

   著名国际影视节展策展人、论坛主持人孙剑英指出:

   “纪录片不仅意味着记录并传播优质且丰富的内容,还成为人与人、国家与地区,并进一步扩展到世界范围的神奇纽带,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新时代的视角,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宝藏。”

文章来源:福建教育电视台,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