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指什么而言

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指什么而言

本文给大家介绍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指什么而言对应的知识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问题一、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

    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事实上,高处不一定不胜寒。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名句“高处不胜寒”出自苏轼的词作[1],其背后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这个问题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很多的模型和理论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准静态绝热模型
    这一部分内容公式较多,只想看科普的可以略过。
    物理上经常使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模型就是准静态绝热模型。[2]这一模型用来描述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所取的主要近似有两个:其一是气流上升缓慢,视为准静态过程;其二是干燥空气的导热性能有限,可以用绝热过程近似处理。我们设空气分子的数密度为n,其平均摩尔质量为M。我们取一定高度的一层薄空气微元分析:
    图一:空气微元的准静态平衡示意图图源:http://baidu.com我们可以得到:
    mathrmdP=- hogmathrmdz ag1
    近似将空气视作满足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P=nkT ag2
    考虑一个平凡的关系:
    ho=frac{nM}{N_A} ag3
    我们就很容易得到:
    frac{mathrmdP}{mathrmdz}=-frac{Mg}{RT}P ag4
    对于绝热模型,我们有方程:
    P^{gamma-1}T^{-gamma}=C ag5
    于是我们有:
    frac{mathrmdP}{mathrmdz}=frac{mathrmdP}{mathrmdT}frac{mathrmdT}{mathrmdz}=frac{gamma}{gamma-1}frac{P}{T}frac{mathrmdT}{mathrmdz} ag6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大气温度梯度随高度的变化公式:
    frac{mathrmdT}{mathrmdz}=-frac{gamma-1}gammafrac{Mg}R ag7
    代入具体数据gamma=frac75和空气平均摩尔质量29就可以得出这个温度梯度大概是每千米下降10度。该模型虽然不太精确,但是基本反映了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关系。如果我们进一步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还可以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即考虑水的汽化热lambda和气体中水蒸气物质的量 u_g,则有:
    -PmathrmdV=C_{vm}mathrmdT+lambdamathrmd u_g ag8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导得饱和绝热温度梯度公式:
    frac{mathrmdT}{mathrmdz}=-frac{gamma-1}gamma(frac{Mg}R+frac{lambda}Rfrac{mathrmdalpha}{mathrmdT}) ag9
    其中alpha=frac{ u_g}n,这个公式的导出留作有兴趣小伙伴的习题。
    实际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简介
    事实上,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在地球物理学中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通常会对大气进行分层,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等[3]。
    对流层是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在对流层下层,也就是离地表两千米左右以下的地方,每百米的温度递减大约在0.3至0,4度左右,但是这一段的温度受地表影响也较大,在夏季晴朗的白昼,由于地面吸热剧烈,这一段的温度梯度可能会达到高于上面模型提到的1度每百米的量级。只有在对流层中上层,这个梯度才会相对稳定,在每百米0.5-0.8度左右的范围内,事实上是低于上述绝热模型结果的。
    在对流层的范围内,虽然根据数据来看,绝热模型的数值不一定吻合,但是总体上反映的趋势是没有问题的。这种温度的垂直分布除了会让人感觉“高处不胜寒”,一定程度上会对高山地区植被分布带来影响。以我国名山贺兰山为例[4]:
    图二:贺兰山图源:葡萄酒资讯网(www.winesinfo.com)其海拔较高,相对高差大,主峰已进入高山范围,因此山地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带谱比较复杂。按植被型,可划分为4个植被垂直带:山前荒漠与荒漠草原带→山麓与低山草原、灌丛带→中山针叶林带→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在各垂直带中,有的还可以再划分出2·3个亚带,如草原带中可以划出山麓荒漠草原亚带和中低山典型草原亚带。在针叶林带中,可以划出中山下部温性针叶林亚带和寒温性针叶林亚带。进入亚高山范围(2800-3100m)还可以划分出含高寒灌木的亚高山针叶林亚带。由此形成了多样的植被垂直分布组合。
    高处果真不胜寒?
    前面提到的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对流层范围,在这个区域内“高处不胜寒”基本上是成立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原理并没有那么想当然,再往高了走,情况就不一样了。《水调歌头》中提到的原句是这样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那么要是真的像东坡居士想象的那样一直往上飞行,会不会越来越冷呢?答案很可能就要存疑了。我们先来看一个大气垂直分层的示意图:
    图三:大气的垂直分布图源:http://www.item.btime.com可以看到,情况并非苏大文豪想象的这样。要是继续往上飞,到了平流层就会出现明显的逆温现象,即温度随着高度增加反而增加。而到了中间层,温度又会急剧下降。之后再往上飞,到了热层,温度又会上升,而且高的可怕,不仅不会不胜寒,甚至有被烧熟了的可能。
    为什么热层这么热呢?事实上这一层和我们常说的电离层是有很大重合的。在这个层面上,所有波长小于0.2微米左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的大气物质所吸收,所以温度会迅速升高。这一层的大气,已经和通常的大气不一样了,不是完全由分子组成,而是充满了大量携带电荷的自由离子,电离层对于无线电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面的热层,我们可以看见平流层的大气也存在逆温现象。只不过这一层大气虽然存在逆温,但是达到的最高点也在0度左右,没有热层那样可怕。那么平流层的逆温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事实上,平流层在20公里高度处或者再往上,臭氧含量会显著增加。氧气能吸收大量紫外线形成臭氧:
    ce{3O_2->T[hv]2O_3} ag{10}
    对紫外线的吸收过程使气温升高,在约50千米高空形成一个暖区。我们根据图示三可以看见,这个温度在平流层顶部将会上升至0度左右。
    而事实上,即使在我们熟悉的对流层,虽然总的趋势符合“高处不胜寒”,仍然会出现逆温现象。[5]这种逆温的成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空气平流。热空气移动到冷却的表面(可能是水面地面,也可能是气团)上方时,其下面的空气受影响会迅速降温,但是其上面的空气因为距离较远的原因,会降温较少,这个时候变形成了逆温。冬季时候,中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图四:海滨风光图片为原创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海陆温差十分显著,海洋上的热空气流向陆地时,就会引发逆温现象。
    第二就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常考点:辐射逆温。辐射逆温的成因用图片很容易说明:
    图五:辐射逆温图源:www.1010jiajiao.com从左到右,依次是无逆温、逆温生成、逆温消失的过程。这种逆温一般生成在晴朗的夜晚,入夜后地面辐射迅速减弱,而越靠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温度影响越大,造成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的现象,于是形成了逆温,上图的(c)中,就是反映了逆温自下而上向高空扩展的过程。而时间继续推移,再往后日出地面温度上升,就造成了(d)的现象,逆温也从下往上渐渐消失了。这种逆温现象的影响高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一般来说北半球冬天较夏天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冬季夜晚时间更长。
    除此之外,还有锋面逆温、地形逆温等现象。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而暖空气密度较小,显然就会爬升在冷空气的上方,由于锋面是倾斜的,这种逆温层也呈现出倾斜的状态。
    图六:锋面示意图图源:www.qqzhi.com我们通过锋面的示意图很容易看到,逆温只会发生在冷空气一侧的区域。
    而地形逆温则多在山谷地区产生,地理题中经常提到的美国洛杉矶逆温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还是可以看图:
    图七:洛杉矶等高线图图源:www.1010jiajiao.com可以看出洛杉矶周围三面环山,处于山谷地带,山坡上的冷空气密度较大,下沉到谷底,而热空气受挤压抬升,就会产生逆温现象。
    对流层的逆温现象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局部大气的下方冷上方热会阻碍对流,在低处聚集大量水汽和污染物、尘埃,极大影响了空气质量。如果这种情况在城市,特别是工业区出现,由于空气中的凝结核很多,非常容易形成烟雾,甚至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简单介绍,想要更详细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参阅文末的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热学》赵凯华^《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贺兰山植物志》朱宗元等^《自然地理学》伍光和

问题二、“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

    指官做得越大,越不好与人相处

问题三、“高处不胜寒”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诗的原意是说越高的地方会越加的寒冷,但是现在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人的地位或者能力太高而受到重视的人往往会被别人疏远, "高处不胜寒”现在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简单的说就是,站在高高的地方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又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