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世界遗产,是安徽的“都江堰”

安徽资讯

   11月4日,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4个工程入选。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进入大众视野,它竟是安徽的“都江堰”!

安徽资讯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舒城县水利局供图

   七门堰,建在七门岭下,因而得名。这个2200多年前的古代工程,为什么成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初,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在舒城县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修建了七门堰调蓄灌溉工程,史称“七门三堰”,自此之后,这座大别山区的“都江堰”,在龙舒大地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

安徽资讯
   在七门堰工程处竖立的刘信塑像。舒城县水利局供图古人的技术手段很有限,但古人的大脑不简单。能够使用2200多年的水利工程,必有特别之处。

   七门堰的取水枢纽修建在河流由山谷进入平原的“谷口”地段,在这个位置,河床由窄变宽,坡度由陡变缓,在此布置取水枢纽,不仅便于因势利导控制水流,也便于施工。此外,七门堰的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实现了对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根据不同河流的水文泥沙特征选择取水口的不同形式,成功实现水沙分流。

   仔细琢磨,七门堰的理念很先进!如今被津津乐道的“海绵城市”,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七门堰有了初步实践。

   七门堰灌区地处江淮分水岭过渡带,存在1.7万多个塘、荡,规模非常庞大,这种特殊的湿地系统,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在修建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时,古人充分利用了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联十五荡。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减弱洪水对下游的危害。这是“海绵效应”的雏形,实现了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

   “长藤串葡萄”式的灌溉网络体系,是七门堰的典型特征。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整个灌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水利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安徽资讯
   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示意图。舒城县水利局供图2200年间,七门堰成为了舒城县农业发展的保障,自有一套管理方法。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规定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民国时期,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

   七门堰在空间上充分利用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地形特点,而在时间上又利用制度缓解了降水量不均的问题,从两个维度上守护着龙舒大地上的生产、生活。

   民国年间,连年战火,七门堰常年失修,进水闸被泥沙淤堵,水量日减。到新中国成立前,曾经的灌溉网络上五荡灌溉面积仅剩万余亩,下五荡仅剩4万余亩。

安徽资讯
   如今的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依然守护着舒城县群众的生产、生活。舒城县水利局供图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大力修复七门堰工程,从1952年初开始对七门堰工程进行修复、改扩建,结合地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七门堰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增设了大量的涵洞、渡槽、抬水坝等水利设施。1967年,七门堰被纳入了杭埠河灌区体系,融入了淠史杭工程之中,至今灌区有良田20余万亩。

   推荐阅读

安徽资讯
   安徽资讯
   安徽资讯
   安徽资讯

文章来源:安徽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