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本泽马犯规(11/15更新)

欧冠决赛本泽马犯规

今天(11/15)给各位分享欧冠决赛本泽马犯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欧冠决赛本泽马犯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问题一、欧冠淘汰赛进球规则的问题

    错误,比如在a主场5比4胜b队,在b队主场两队0比0打平,按你的算法
    a5*1+0*2=5
    b4*2+0*1=8应该b出线,但是实际a出线原因如下:
    首先计算胜负关系,不用说两战全胜或者一胜一平的球队出现,如果两队一胜一负才计算进胜球,总进球数【主场加客场】多的队晋级,进球数相同时比较客场进球,多的晋级【有力进攻原则】
    ps本人纯手工打字看在不易的份上,选作最佳答案吧!!

问题二、2018年5月27日欧冠决赛本泽马进球是否犯规?

    看来三连冠刺激了太多人的神经了

问题三、2022年欧冠决赛44分钟本泽马的进球为什么是越位?

    20220805更新:FIFA已经对这个球盖棺定论了:
    ——————分割线——————
    20220530更新:今天看到消息,英超著名盲僧克拉滕伯格说话了。
    加上之前温格等人的判断,其实这个球还是比较倾向于误判的。我们不妨用故意手球/(无意)被动手球的判断方式来简单比较一下。
    上图典型的无意手球:手臂自然下垂,对方踢出的球打到手臂上。
    所以如果本泽马这球,法比尼奥原地站着没动,巴尔韦德射门踢到他膝盖上反弹给本泽马,那我认为判为“折射”,以及本泽马越位是没问题的。
    而实际情况是,法比尼奥明显的做出了下地动作要封堵巴尔韦德的射门。
    这就好比一名防守球员看到对方前锋射门,然后伸手去挡,虽然球是队友弹到他手上的,但是从主观性上来说,他还能说自己是无意手球吗?
    ————————————————以下是原回答——————————————————
    首先声明我是皇马球迷,但是我对这个球并不想带有主观色彩的去评判,而是确实是想搞清楚越位的规则究竟是怎样界定的,特别是这种争议极大的越位判罚。所以我今天几乎翻了一天的相关报道和分析。可以说大部分分析认为这是个越位球,但是说法并不相同。我归纳了一下,主要分成两大观点:
    1、这是防守队员“救球”。
    这是流传非常广的一种说法。我看了B站好几个UP主,以及知乎、微薄所谓的“专业分析”。都是以这个规则来判定越位。
    但是个人觉得首先“救球”这个前提就不是非常成立,因为本泽马这个球当时离球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且不管巴尔韦德有没有碰到球,这球其实都没往球门方向上去,法比尼奥是在球横向移动的时候把球踢给本泽马的,算不上“将要进入球门”,更不是“极为接近球门”。
    我觉得这个规则更多是针对后卫门线救球,或者守门员扑球脱手的情况。如果对方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接到门线救球,或者守门员的扑救球,那肯定是越位的。
    2、这是防守的‘反弹球’和“折射”。
    这种说法也很广泛。特别是直播吧置顶的帖子里面就是这种观点。
    说实话如果欧足联是用这种观点判罚越位,我是比较能接受的。但是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相反的判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世界杯韩国对德国,克罗斯捅给越位位置的金英权的那个进球。以及欧国联决赛西班牙后卫解围失误传给越位位置的姆巴佩的那个进球
    克罗斯的乌龙助攻https://www.zhihu.com/video/1514357328798859264特别是克罗斯的这个乌龙助攻,我觉得和法比尼奥的这个乌龙助攻本泽马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性质。本泽马和金英权的站位,以及获得球权的方式几乎如出一辙。而克罗斯和法比尼奥起到的“作用”完全雷同——都是铲断对方前锋,结果不小心把球踢给了对方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仅仅是,克罗斯是用脚捅给金英权的,而法比尼奥是用膝盖顶给本泽马的。
    法比尼奥的乌龙助攻https://www.zhihu.com/video/1514358701251530752总结来看,我认为国际足联关于越位的规则还是有不少模糊和不清晰的地方。
    1、“将要进入球门”以及“极为接近球门”的定义就非常模糊。怎么算“将要进入球门”,怎么又算“其实还要一会才进入球门”?
    而又怎样界定“极为接近”?
    是不是本泽马这球往禁区外挪一挪,就不算越位了?
    而金英权那球再往门线挪一挪,就算越位了?
    2、怎样界定“折射”和“解围”?
    从皇马的角度来说,法比尼奥这球就是他自己解围过去的。
    从利物浦的角度来说,这是巴尔韦德踢到法比尼奥腿上折射给本泽马的。
    从韩国的角度来说,克罗斯就是解围给金英权的。
    从德国的角度来说,那是韩国另外一个前锋踢到克罗斯腿上折射给金英权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并不认为哪一边更有说服力。
    结论:这就是个规则的盲区。与其振振有词的用现有规则来解释他越位与否,不如就承认现有的规则根本无法准确界定是不是越位。

问题四、2022年欧冠决赛44分钟本泽马的进球为什么是越位?

    解读规则,本泽马到底越位吗?(视频+图文分析)
    引言:欧冠决赛本泽马被吹掉的进球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期从越位规则和场景细节入手分析,在六方视角锁定后,找到了本泽马是否越位的决定性证据。
    本届欧冠决赛皇马战胜利物浦而再铸辉煌,其间出现了一个巨大争议,那便是本泽马被吹掉的这粒进球到底越位吗?
    VAR判定越位犯规,很多球迷提供了相应的解释,但却无法消除质疑与争议;另一边,像温格、费迪南德、克拉滕伯格等足球名宿与专业人士,也和许多球迷一样认为这球并不越位,两派出现了很大分歧。这个球其实相当复杂,它包含了多重争议元素。我们先来抓主要矛盾。
    回看这次进攻包含两个部分,前一段阿拉巴长传找本泽马,这个简单情形如果存在越位,那么判定它就行,简单省事,不必涉及后面复杂情形,考虑到VAR只判定了后一段,所以我们默认前一段是不越位的(官方已默认),这一点是清晰的。重点看后一段。
    本泽马分球后,科纳特控下球,门将阿里森倒地后意外地膝盖顶出,随后三名球员争球,球被科纳特铲中后又触碰法比尼奥左腿——最后弹到本泽马脚下。一个短暂而混乱的过程。
    先说结论,这一球——本泽马构成越位犯规,VAR的判定是正确的。肯定会很多质疑。因为越位规则的改变,我们需要从场景细节和越位细则入手分析,而不能全凭过往经验和直观情绪(容易形成认识误区)。
    个人认为,“越位派”和“不越位派”最终导向的核心分歧是——巴尔韦德到底有没有碰到球!这是关键,是主要矛盾。其次,科纳特和法比尼奥的封堵行为有没有构成“有意救球”环境,这将决定法比尼奥最后一下捅球是“有意救球”(deliberatelysavetheball)所致,还是“有意处理球”(deliberatelyplaytheball后续省略名词)解围失误所致。如果厘清了这两点,那么其余小争议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打开最新版越位规则,看其论述:
    我们看到,这个判例应该对应“有意救球”这一条(deliberatelysave),而对“救球”(save)的定义——“救球”是指队员用除手/臂以外(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的身体任何部位,阻止或试图阻止将要进入球门或极为接近球门的球。
    而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后越位获利,便构成越位犯规:
    (1)球从球门柱、横梁、比赛官员或对方队员处反弹或折射过来
    (2)球从任一对方队员有意救球后而来
    此外,如果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在对方队员有意触球(deliberatelyplay),其中包括故意手球之后得球,不被视为获得利益,除非对方队员属于主动救球(同有意救球)。
    我们注意到,科纳特确切铲到了球,再根据以上三条,就此得出初步判断:
    (1)如果巴尔韦德没有触球,那便只是一个1/2球的争夺,科纳特和法比尼奥的拼抢既不构成“救球”环境,也会因进攻方没有触球而不会涉及越位判罚,那么本泽马得球射门并不越位;
    (2)如果巴尔韦德触球了,那么科纳特和法比尼奥是在阻止或试图阻止将要进入球门或极为接近球门的球,其封堵行为构成“救球”环境,科纳特的铲球便确定属于“有意救球”(deliberatelysave),法比尼奥的左脚捅球需要具体再判断,如果是“有意救球”或“反弹”(rebound)则本泽马越位,如果是“有意处理球”(deliberatelyplay即有意触球)则本泽马不越位。
    肯定有球迷会质疑第1条,这一瞬足球很接近球门,是满足“救球”条件的,为什么巴尔韦德触球与否——是“救球环境”构成与否的必要条件呢?必须明确,我们在讨论越位判罚,它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进攻球员A传射或触球瞬间展开的——对于疑似处于越位位置的B球员越位与否的判定!换言之,“救球”是在越位判定有效开启后才会有的一个特殊环境(这个时间点就是进攻方触球瞬间)。
    所以越位规则看似主要是发起者(发起传射触球者)和接球者两部分,但其实有三条:
    (1)“同队队员传球或触球”可称之为“前提条件”,只有这条达成了才会进入有效的越位判定,才能决定这一瞬间足球和球员的位置,时间点则是传射或触球的第一下瞬间;
    (2)“某球员处于越位位置”可称之为“中心条件”,该球员是判定的中心人物,这里就是本泽马,他若在对方半场,比防守方倒数第二名球员和球都更靠近对方球门时,便处于越位位置,注意处于越位位置不等于越位犯规;
    (3)在某环境某情况下怎样怎样,可称之为“具体条件”,这一条就得看具体细则和相应场景了,也是最复杂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在前两条达成的基础上,如果再达成例如越位回接、干扰比赛、干扰对方球员等细则时,便构成越位犯规。
    这次判例中,如果巴尔韦德碰到球了(第1条达成),那么在其触球瞬间,本泽马处在越位位置是清晰而肯定的(第2条达成),因为他比倒数第二名防守球员和足球都更靠近对方球门,注意此处门将出来了,所以要和倒数第二的范戴克比较相对位置。随后,我们再来论证第1条和明晰第3条以使逻辑链完整而充分。
    这里通过VAR的判定,我们可以推断,巴尔韦德应该确实触球了,否则就是误判,是无法达成判定条件的。试想,如果如果巴尔韦德没有碰到球,那么从科纳特控下球——到阿里森——再到科纳特——最后到法比尼奥膝盖反弹,这整个过程是一个“play”、是一个“阶段”,球权没有发生转换而都在利物浦这方,那么这就是利物浦球员一连串的失误送礼,要做判定就得回到本泽马分球瞬间,越位便无从谈起。
    下面我们进行慢镜逐帧分析,我们来看看——巴尔韦德到底有没有碰到球?画面不够清晰,我找了6个不同角度的镜头,从本泽马分球瞬间到球再次回到他脚下,理应是同一时段,调整快慢后同屏播放(因导播剪辑过快慢而稍有误差),我们在比对不同镜头后,首先用排除法,判断——科纳特不是第一个碰到球的。
    这一俯视镜头,能够更有力地佐证这一观点。摄像镜头存在平移、旋转和缩放,对判断存在干扰,我们打开AE,做稳定运动变换,得到新画面。限于技术和视频清晰度,画面依然有些抖动,但场面更精准清晰了:科纳特确定不是第一个碰球的,足球原先轨迹是向左下角去的,瞬间变向左上角,所以我们判断大概率是巴尔韦德触球所致,也可能两个人同时碰到但巴尔韦德的力道占据主导,如果是法比尼奥单一触球或占据主导,那足球应该向右上角移动。
    结论1:第一次触球瞬间,巴尔韦德确实碰到球了,而法比尼奥是否碰到球存疑,从这个镜头看,个人认为法比尼奥大概率没有碰到球。注意在巴尔韦德触球后,足球离球门很近并且朝球门而去,利物浦两名球员的“救球”环境就此构成。
    结论2:第二次触球瞬间,科纳特在“救球环境下”精准地铲到足球,确定是“有意救球”(deliberatelysave指向越位),而非“有意处理球”(deliberatelyplay指向不越位)。
    来看第三次触球瞬间,注意法比尼奥贴地的左腿是支撑脚,右腿是发力放铲脚。有球迷可能会质疑,认为法比尼奥右脚踩实后左腿依然向前耸动而有发力击球的迹象,是一个有意识的回传行为或解围动作,是“有意处理球”(deliberatelyplay),那么本泽马便不越位。这可能也是温格、费迪南德等名宿的质疑所在。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足球在被科纳特铲出到触碰法比尼奥大腿——只有0.2秒(确切是0.15秒),并且距离非常近,以人类的反应速度来看,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主动性有意识的回传动作(以及其他有意处理球)是很困难的,他不具备这个蓄意反应时间和身体掌控力(最多是本能反应),所以法比尼奥最后的捅球动作——个人认为不是“有意处理球”(deliberatelyplay指向不越位),而更应该是“反弹”(rebound指向越位),他的身体在惯性之下移动(右脚踩实后重心倾向右脚,而左脚有一定惯性随摆),足球弹到其支撑腿,再反弹向本泽马。
    结论3:法比尼奥放铲脚右腿做的是“有意救球”行为(是否碰到球已经不重要),而其支撑脚左腿随后的触球只是一个“反弹”(rebound)而已,是此前科纳特“有意救球”的合理延续,是在一个“play”里面的(指向越位),而非开启一个新的“play”(指向不越位)。此判断置信度80%。
    很多球迷会有疑问,怎样区分“有意救球”和“有意处理球”?这主要看防守方是否构成“救球”环境。那么怎样区分“有意处理球”和“反弹折射”呢?这也是一个难点,越位规则在这一块是有模糊空间的,在具体的判罚中形成了这样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参考。
    此处,在极短时间内,法比尼奥左脚捅球应该不是蓄意的、有足够准备时间的、身体平衡状态下做出的动作,而是本能的、惯性下的、非平衡态下的一个被动反弹偏折。
    综上所述,本泽马构成越位的逻辑链事实上已经打通。再次重申巴尔韦德有没有碰到球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标志着球权的瞬间转换,而决定了两点,第一是否开启了一个新的“play”,第二是否开启了有效的越位判定(由此定格足球与球员的位置关系)。这个“play”不太好翻译,作为名词,可以理解为“阶段”或“回合”,是“某一方占有球权优势的回合”,如果发生球权转换那便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所以,最终我们得到结论:
    (1)巴尔韦德确实碰到球了
    (2)科纳特的铲球是“有意救球”行为
    (3)法比尼奥的左脚触球更应该是“反弹”,是此前科纳特“有意救球”的合理延续
    (4)越位位置的本泽马获利而构成越位犯规,VAR的判定是正确的。
    这一判断的置信度是90%,剩下的一点不确定性主要受限于镜头清晰度和越位规则中存在的一点模糊空间。所以,存在广泛争议很正常,欢迎批评指正。
    感谢观看分享O(∩_∩)O~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