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大学校长的毕业贺词。请检查一下!

北京

    近日,各大高校毕业典礼陆续举行

    校长的殷殷嘱托

    是毕业生们的“最后一课”

    来看看这些高校的校长寄语

    哪句戳中了你?

北京

    #敏察情绪善用理智#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 

    情绪让我们敏锐地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理智让我们清醒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

    利他不仅是君子之道,更是理智之举,它让社会美好、让世界温暖,让内心幸福、让人生丰满。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从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

北京?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共同庆祝3000余名同学本科毕业。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和你们的亲友表示热烈祝贺!向悉心培养你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2023届毕业生的大学时光颇为特殊。过去几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等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让我们懂得了万众一心,领悟了不忘初心,感受了团结就是力量,体会了坚持就是胜利,增强了做中国人的自信。然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加速突破,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平添了许多情绪化的成分,世界呼唤理智与秩序。

 

    我们常常会陷入情绪与理智的相互纠缠中,也在情绪与理智的调和中不断成长成熟。情绪让我们敏锐地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理智让我们清醒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没有情绪的人生是枯燥无趣的,没有理智的人生是混乱无序的。情绪和理智的交互作用是构筑人类积极天性的基础。以情绪激发理智能让人充满活力、不犹疑,以理智驾驭情绪能使人保持定力、不逾矩。我们要学会敏察情绪、善用理智,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

 

    逻辑是明达之本。通过运用逻辑,我们能够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条理的判断和推理,并进行清晰的思考和表达。离开了逻辑,就讲不清楚道理,就会陷入迷失或混乱的思维状态。逻辑是理智的基础,帮助我们从已有的知识中识别模式和趋势,从复杂的现象中提取本质和特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的老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写道:“治学之精神与思想之方法,虽若完全属于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之坚强与情绪之稳称有极密切之关系”“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理智是情绪的过滤器、稳定器和转换器,它使人们筛除过激的情绪反应,从情绪冲动中抽离,冷静思考个中缘由,发现消极情绪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转化为重新振作的动力,以至明达之境。同学们,希望你们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以理智引导情绪、与情绪讲和,更透彻地剖析自我,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坦然接纳自身不足,不自卑焦虑、不自负偏执,始终保持坚韧的意志品质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生命是意义之母。现代社会带给人们丰富的物质财富,却容易让人们感到无力和空虚;赋予人们充分的个人自由,却容易让人们失落于漂泊的孤独和意义的丧失。很多人都在思考活着的意义,也经常因此而困惑。我们要看到,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从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生命本身就有意义,没有生命就谈不上意义。我们要珍惜每时每刻的生命感受,去体悟生命的独特与伟大。无论是“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萧索,还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惬意;无论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寂寥,还是“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的惊喜,都将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帮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人生的真谛。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发现任何地外生命。珍爱和呵护地球、尊重和善待生命是人类的理智之选。在奔腾的时间长河里、在广袤的地球空间内,无数的生命共同创造这个精彩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学们,希望你们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伟力、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拓展生命的格局,实现人生更大的意义。

 

    总书记指出,青年作为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走向。你们是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批清华本科毕业生,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你们敏察情绪、善用理智,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奋发的姿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成就精彩人生!

 

    祝大家毕业快乐!

北京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 

    人生是短暂的,而唯其短暂,它才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这是一个奔竞不息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听从内心召唤,保持追求理想的笃定和清醒。

    一个人想要不被时代淘汰,需要在超越自我、重塑自我中成就精彩人生。

北京?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一年当中最为不舍的时刻,但当我看到你们洋溢的灿烂笑容,感受到你们涌动的澎湃激情,顿时让我觉得青春的活力足以驱散一切离别的伤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和关心你们成长的老师们、家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祝福你们奔赴似锦的前程!

 

    今天也是我到浙大工作以来,第二次参加研究生毕业典礼。毕业是礼赞青春的仪式,更是逐梦远征的序曲。“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正如《毕业歌》中所唱,同学们将豪情满怀地走向世界,在广阔天地中铺展人生画卷。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当全球秩序分化重构、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价值冲突日趋激烈,同学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坚定地踏出人生新的一步?借此机会,我想围绕这个时代,和大家分享三点希望:

 

    这是一个奔竞不息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听从内心召唤,保持追求理想的笃定和清醒。

 

    认清世界是我们开启征途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未来的世界有两个急剧变化的图景,一是全球治理和国际局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二是科技变革和人类文明加速迭代演进,并且这两种图景是交织在一起的。面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向的态势,希望每一位浙大研究生在人生的新起点,思考这个世界能否会更好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也会直接关系到人生的选择。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同学们,未来你们可能会面临来自社会工作、自身成长的各种压力和挑战,高扬理想主义、保持追求终极价值的纯粹,始终是一个人决胜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大家都熟悉的马斯克,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正如其在《相信科技创造美好未来》一文中提到:“我最大的希望是人类在火星上创造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正是对探索星辰大海的向往,为他的事业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心怀理想的人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希望同学们用自我的理性和科学态度慎思世界,不被眼前利益所“左右”,始终保持心中的热忱与豁达,坚守内心的追求与美好,用理想主义之光驱散成长道路上的浮躁功利和现实羁绊,在创新创造中感知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

 

    这是一个强国有我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勇担战略使命,自觉践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认清家国是我们开启征途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一百年前,英国著名学者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预言,“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国的发展将对全世界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现在看来,这一预言正成为现实。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现代化进程。未来30年,正是我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段,也是在座各位成就人生、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此时此刻,仰望苍穹,在我们头顶之上400公里外的地方,中国空间站内的航天员们正开展着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将推动人类共同探索太空的进程;俯瞰大海,在南海水下1500米深处,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跨界融合,我国深海考古取得世界级重大发现,将对中国海洋史、世界文明研究等带来突破性影响。

 

    同学们,你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接力者、见证者和创造者,希望大家树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奋斗终生的志向,坚定“中国的就是世界的”理想,像陈薇校友所说的“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能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他的个人价值就会成百倍地放大”,主动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寻找事业发展的方向,立足中国实践努力为人类科技进步、文明交流互鉴,为共建美好世界作出浙大人应有的贡献。

 

    这是一个无限可能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弘扬求是精神,开启重塑自我的发现之旅。

 

    认清本我是我们开启征途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青年时期往往是创造活力迸发的鼎盛阶段,正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所写: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们,未来具有无限可能。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一个人想要不被时代淘汰,需要在超越自我、重塑自我中成就精彩人生。与此同时,每个人成功的背后也都饱含着辛勤汗水、也曾经历过失败挫折,前进路上唯有不断提升自我、练就本领、行而不辍方是成事之道。

 

    希望同学们秉承求是精神,使学习研究成为人生的常态,全面增强把握发展大势的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和视野格局,善于用可迁移的底层逻辑思维洞悉事物的运行规律,把握好人生每一次华丽转身的机遇。要努力提升抗挫折能力,葆有百折不挠的宝贵品质,自信从容地应对困难挑战,在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攀登更加光辉的事业高峰。

 

    黑格尔曾经说过:“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人生是短暂的,而唯其短暂,它才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亲爱的同学们,“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衷心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始终保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自信与豪迈,在壮丽的远征中共同铸就浙大人的荣耀与辉煌!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天,你以浙大为荣;明天,浙大以你为荣!就此别过,我们后会有期!

 

    祝同学们毕业快乐!祝福大家!

北京

    #坚守致远 突破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要坚守心中的热爱。唯有热爱才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忠诚于人生的信仰。

    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坐井只能观天,破茧方能成蝶。

北京?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你们人生的重要时刻。首先,我代表学校祝贺大家顺利毕业,向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四年前的金秋,我和大家一起,在这里共同参加开学典礼,聆听林忠钦校长深情寄语新交大人学会“归零”、矢志创新。四年寒暑,韶华不负。在师长的教诲和父母的嘱咐中,你们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懂得感恩、学会独立;在高数、大物等“霸王课”的考验中,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对专业的热爱;你们积极参与PRP、大创等项目,近距离接触科研,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探索中,逐步明晰前行的方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你们不惧挑战、主动担当,在守护共同家园的同时,保持勤勉、不断进步。那些师生医务员工甘苦与共、心手相连的感人瞬间,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医疗队挺身而出、火线驰援的大爱仁心,以及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心系交大、共克时艰的温情付出,成为你们难忘的人生记忆和宝贵的成长历练。捭阖塘中清荷盛,仰思坪上芳草深。你们的青春足迹、理想追求,皆镌刻在这里的一草一木之上。

 

    刚刚过去的这四年,也正是国家实力快速提升、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让我们心潮澎湃,坚定奋进志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ChatGPT等人工智能新技术迅猛崛起,亦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瞬息万变、机遇挑战并存。风华正茂的你们,拥有无比宽广的人生舞台,也必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各种各样的困难压力。迎接挑战、应对变化,既要有处变不惊的战略定力,坚守初心使命、保持人生底色;也要有主动求变的创新活力,突破藩篱束缚、创造无限可能。因此,在你们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篇章之际,围绕坚守与突破的主题,我和杨振斌书记一起,想和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坚守,意味着一种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对使命追求的无悔执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群年轻的交大人,他们“择一事终一生”,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以所学报国的赤诚情怀,以青春之火助力“中国星”遨游太空。在写给母校的家书中,他们汇报了在大漠的坚守与奋斗、成长与收获,令人感动不已。“一颗赤心贯苍穹,台前幕后交大人”,一代代交大人接续奋斗,将个人的点滴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坚守”二字磅礴而恒久的力量。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再次启程,希望你们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能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要坚守心中的热爱。唯有热爱才能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忠诚于人生的信仰;热爱也是使一个人能够坚定从容、无畏风雨的强大精神力量。环境学院孔海南教授投身洱海研究与治理三十载,守得水清月明、迎来海菜花开,他用“洱海情结”四字诉说了自己的倾心与热爱。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为之坚守一生。希望你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热爱,以热爱激发灵感、点亮梦想,在对人生、事业和家庭的热爱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要坚守交大人的精神底色。交大赋予你们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交大人传承不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也必将是融入你们血脉、永远挥之不去的人生底色和集体气质。在学校的这几年,你们与一个又一个交大前辈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耳濡目染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笃实奋进、建功立业的动人故事。无论是钱学森学长“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的拳拳心声,还是黄旭华学长“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的铮铮誓言,都让你们深切体会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厚重意蕴,以及“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交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新时期,“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又成为交大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希望你们在坚守中传承和发扬交大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坚守赤诚奉献、实干兴邦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在大变革的时代把握好人生前行的方向,让青春在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同学们,懂得坚守,才能行稳致远。同时,还要尝试突破,才能收获人生的别样精彩。突破,代表着一种勇气,一种力量,一种对未至之境的主动探索。交大校园里活跃着一批科学家,他们勇于打破学科的边界和思维的局限,不断尝试、持续探索新的可能。他们中有人围绕能源发展的重大命题,研制高性能电卡制冷材料,突破该领域存在近百年的工程化瓶颈,有望成为未来“薄膜空调”的关键技术;有人聚焦合成生物学的前沿发展,通过细胞代谢网络的设计和重塑,开发“细胞工厂”,从而实现生物基产品的绿色制造;有人致力于打破药物研发技术壁垒,拓宽超分子组装技术应用,实现了主动靶向纳米药物递送,推动肿瘤的精准治疗……他们在各自深耕的领域拓宽思路、交叉融合、积极尝试,为制约科技发展或社会民生的难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感受到与“突破”相伴相生的神奇力量。

 

    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坐井只能观天,破茧方能成蝶。要突破学科的界限。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你们初步建立了所在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有了自己的“专业标签”。但长远的求知为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而应兼顾知识的精深和广博。李政道先生曾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提醒我们在知识探究和科研探索中应跨越领域、拓展视野。行业实践亦是如此,不为学科专业设壁垒、不对自身能力设限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交叉融合的思维勇于探索尝试,方能创造更多可能。我校船建学院校友、宁德时代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毕业20年后重回交大读博,突破原有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在动力电池技术和应用的新领域中创新探索,为产业发展打开了广袤空间。同学们,未来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深度,更在于不断学习新事物、灵活应用新知识。希望你们勇于突破学科的边界,在“深挖”和“交叉”的融通并进中探索未至之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要突破小我的束缚。人生之路如同登山,如果只顾及到眼前方寸之地,就容易被脚下的泥泞或路边的草木所牵绊;而如果抬头将巍峨群山、苍茫天地尽收眼底,则更能激发前行的信心与斗志。你们在攀登的征程中也将会面临人生的诸多选择,要打开格局,做一个包容豁达的人,把眼前的得失和当下的问题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审视,在为人处世中保持心胸开阔,善于团结协作。要胸怀天下,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将个人人生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洪流,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杨嘉墀等一大批老学长毅然放弃国外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辗转回到祖国倾尽所学、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之后,一批批交大人敢为人先、紧抓机遇,全心投身现代化建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攻克、绞吸式挖泥船设计制造、高性能镁合金研发制备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新世纪以来,交大学子主动回应时代需要,敢于参与全球竞争,服务人类进步事业,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同学们生逢盛世、壮志在胸,希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不为浮躁所动、不为诱惑所扰,将个人追求超越于求田问舍、小富即安之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坚守和突破相辅相成,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坚守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对于心中热爱与精神品格的执着践行;突破不是改辙易途,而是在交叉融合与心怀“大我”中创造更多可能。唯有坚守,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唯有突破,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家既要以坚守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又要以突破创新发展、扬帆远航。

 

    骊歌声渐起,依依思源情。同学们,四年前,你们收拾行装从祖国各地来到东海之滨求学,我初来交大,和你们一起参与并见证学校的快速发展;四年后,你们收获满满即将毕业,我和老师们都满怀不舍和祝福,送别你们踏上新征程。任岁月更迭变迁,“交大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祝愿大家前程似锦、宏图大展,谢谢!

北京

    #矢志奋斗拒绝躺平#

     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 

    毕业是学业生涯的一个句点或者分号,更是同学们奔赴广阔天地奋斗的序章。

    人生奋斗要有动力,持久的动力必须是内生动力。

    那些以为可以坐享其成而放弃劳动者身份的人,放弃的是奋斗的根基,失去的是奋斗的乐趣,并且把自己变成了历史的旁观者。

北京?滑动查看全文?

 

    在复旦118年的历史中,同学们是比较特殊的一届。短短几年大学时光,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成立100周年这样的历史时刻,亲历了脱贫攻坚千年梦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的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更克服了世纪疫情的重重考验。大家坚忍不拔、团结勇敢地迎接挑战,不仅顺利完成学业大考,也交出了优秀的青春答卷,收获了成长、责任和担当,证明自己有潜力担当大任、掌握未来。我代表母校和老师们祝贺大家:毕业快乐!

 

    毕业是学业生涯的一个句点或者分号,更是同学们奔赴广阔天地奋斗的序章。在求学期间,一些同学通过不同方式向我表达过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我理解大家,此时此刻既有对毕业的欣喜、未来的期许,也有对未知的不安、前程的忐忑。抗疫三年,世界加速改变。比如,“躺平”成为一个网络热词,萦绕在你我身边。大部分人只是口头上纾解压力,有的在生活中选择降低物质期望和追求,但也有一些人表现出精神上的消极淡漠、怀疑奋斗的意义。

 

    各类信息和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影响到年轻人,增加了一些在校同学的焦虑和彷徨。最近,学生工作部门组织了一次2300多名本科同学参加的调研,逾六分之一受访同学认为自己可能会选择“躺平、降低期待”,有超过五成学生对“长远发展”表示“压力很大”或“较大”。调研还显示,虽然同学们在课程、科研和毕业去向方面同样感到明显压力,但有近九成同学确认自己正在追求人生理想,近八成同学对自己的整体状态和积极品质感到满意。显然,复旦园是成长的“温室”,而不是“躺平”的温床,绝大部分复旦学子都在闯关夺隘、努力奋斗。

 

    但是,离开校园之后呢?躺平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中国社会小康、安定、开明,物质财富总体可观、基本生存不再艰难,人身安全有保障,人们可以作出选择。年轻人轻言“躺平”,不能简单说孰对孰错,但躺平肯定不是好的人生选项。前路漫漫,必有风雨。人生奋斗要有动力,持久的动力必须是内生动力。拥有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斗志和不竭的动力,不被彷徨困倦、不被焦虑消磨、不被挫折阻击,才能完成长途跋涉、体验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拒绝躺平,同学们有三重内生动力: 

    第一,中国人不会选择认命。古往今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文化认同。总书记说,经过百年奋斗,洗雪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灵魂。在座同学应当思考,到大家知天命的年纪,能不能把一个强大的现代化中国交给下一代、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和未来,能不能无愧面对一代代艰苦奋斗、接续奋斗、不懈奋斗的先烈和前辈?使命在肩,怎能躺平。

 

    同学们在校期间,通过亲身体验懂得了“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困难,如果拘泥小我,也许只能发出怯懦的呻吟;但当小我融入大我的时候,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就是江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十四亿中国人齐心汇聚的磅礴伟力,给予我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底气,铸就我们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骨气,激发我们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志气。

 

    新征程上,复旦人应有敢为人先的豪情、扎根人民的踏实和迎难而上的脊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人民根本利益,以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勇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潮头。

 

    第二,青年人不能自我压抑创造。欲望是创新的潜动力。年轻人是最有创新欲望和创造活力的,天赋不能被委屈,韶华不能被辜负。如果选择躺平,号称与困难压力“和解”,将是对自己莫大的委屈、天大的辜负。如果“低欲望社会”蔚然成风,将会消解创新潜能、阻碍社会进步,甚至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

 

    在今年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我请教丘成桐先生:究竟什么是创新的源动力?他的回答很简短,两个字“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最本源的创新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渴望,是坚持创新、不懈奋斗的精神保证。正如刚才赵东元老师所说,因为热爱和兴趣,便能够甘之如饴,甘愿为之克服一切困难,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复旦人兴趣广泛,同学们在有许多选择的校园中成长,希望大家找到一生的兴趣、选择真正的热爱,品尝到“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的滋味。

 

    同时,我们也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美好的生活,依靠亲手创造。那些以为可以坐享其成而放弃劳动者身份的人,放弃的是奋斗的根基,失去的是奋斗的乐趣,并且把自己变成了历史的旁观者。希望大家不懈地用劳动创造幸福、创造未来、创造历史。

 

    第三,复旦人不会选择守成。复旦118年的历史上,如果前辈抱有守成之心,这所学校或许早已夭折。在我们的母校尚在襁褓的时候,创校先贤们就为她立下“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宏愿,然后为学校的生存奔波不止、奋斗不息。所以复旦人深深懂得,高远的理想依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去实现,卓越的境界在一次次的拼搏、突破和超越中被成就。

 

    复旦人的字典里没有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一周前,裘新书记寄语赴西部、基层和重点单位就业的同学们:“干卓越的事,做有趣的灵魂。”“卓越而有趣”,是我们对复旦文化特质的共同理解。复旦的求学生涯,辛苦而有趣,许多同学在大学生活中没有选择小富即安,而是为了卓越目标“自讨苦吃”,又苦中作乐、乐在其中。那份本科生调研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同学已经触摸到“卓越而有趣”的真谛,那就是学会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融入个人志趣,乐于接受挑战且不怕挫折,怀有乐群之心且善于合作,体验奋斗乐趣且热爱生活,练就乐观豁达的心胸,拓展开放长远的眼界。这样的文化特质,让更多的复旦人成为发现者、开拓者。

 

    1949年3月,西柏坡“进京赶考”对话镌刻史册,我们的党和国家因为始终保持“赶考”精神而掌握历史主动。今天,同学们走向社会,将面临新的考验,希望大家也永远保持“赶考”状态,不忘初心、有进无退,掌握人生的主动。

 

    亲爱的同学们!

 

    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也必定有许多荆棘。希望所有的新一代复旦人心花绽放,踏向荆棘。如果累了倦了,欢迎回到母校,躺在光草,让母校的风倾听你的压力,让母校的草拂去身上的疲惫。母校永远守望大家、牵挂大家、祝福大家,永远是同学们的坚强后盾、温暖港湾和精神家园!

 

    祝2023届毕业快乐、青春万岁!

北京

    #人生因爱而升华#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 

    爱让我们与世界建立积极的联系,推动我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强大驱动力,让我们坚定理想与信念,获得勇气和力量。

爱出者爱返,给予爱的人也收获了爱。

    有爱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力量,只有把爱融入到事业中去,才能激发奋斗的火热激情。

    ?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专属于你们的盛大节日。我们齐聚在富有历史感的九一二操场,隆重举行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学有所成、顺利毕业的13009名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你们即将奔赴的未来送上最美好的祝福!也向所有为你们成长辛勤付出的家人和师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学校还邀请了三年前因疫情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学子回“珈”,一起完成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母校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们,无论是在校的、即将毕业的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母校从未停止对你们的关爱和牵挂。

 

    临近毕业这段时间,在校门牌坊下、行政楼门口、九一二操场、樱顶老图书馆前……到处都有你们拍照留念的身影。我想,你们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母校恋恋不舍的爱,对身边人依依惜别的爱。为了给你们一个表达爱与感恩的平台,学校今天还安排了一个特别的献花仪式。上台接受鲜花的不仅有指引你们学业、陪伴你们成长的老师和家长,也有在你们少年时期为你们筑牢基础的中学校长,还有辛勤服务师生、守护校园平安的后勤工人、校巴司机、宿舍管理员、食堂师傅、安保人员、图书馆员和校医。在刚才的仪式上,我们看到了献出鲜花的人诚挚的感激和敬意,也看到了收到鲜花的人藏不住的喜悦和欣慰。爱出者爱返,给予爱的人也收获了爱。爱因表达而流动,因流动而丰盛。我相信,这个充满爱的仪式会成为你们大学生活一段温暖的回忆。

   

    爱是需要表达的,怎样表达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不断研习的课程。你们这代年轻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互相交融的时代,表达感情的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许你们每天都在用手机相互问好,却已经很久没有当面向父母道一声问候;也许你们常常在微信里谈天说地,却渐渐不再向身边的好友倾吐心声;也许你们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下了无数感恩的话语,却还没来得及面对面向老师说一声谢谢……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爱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亲密联系,升华于真实世界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一万句隔着屏幕的问好,不如一个真实的拥抱;一千个朋友圈的点赞,不及见面时的一个微笑;一百朵虚拟的鲜花,抵不过亲手赠送的一束。同学们,眼神的接触、笑容的温度、贴心的话语、温暖的举动……这些都是现实世界里人类关于爱的表达,是无法也不能被机器和软件所取代的。

 

    爱是一种强烈而正向的情感,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能量。爱让我们与世界建立积极的联系,推动我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强大驱动力,让我们坚定理想与信念,获得勇气和力量。心中有爱的人,总是充满了热情和生命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也能够温暖和帮助他人;相反,缺乏爱的人,则会陷入自私和冷漠,逃避责任与担当,变得软弱且消极。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武大是一所不断追求爱并且充满爱的大学。前段时间,我走访了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法国的校友,各地校友会充满温情的活动和校友之间互助互爱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在上海时,一位83岁的老校友跟我说:“张校长,30年前我参加了母校100周年校庆,30年后我希望还能够回母校参加130周年校庆!”校友们对母校的拳拳之心让我敬佩,也更加深切体会到了武大人爱的传承与延续。同学们,你们是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的武大学子,也一定要学会去爱。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变得越来越少的时代,在你们即将奔赴未来的重要时刻,希望你们把发现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作为一种行动自觉,让你们的人生因爱而升华。

 

    学会去爱,首先要爱你们身边的人。要爱你们的父母,爱你们的师长,爱你们的好友,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情感,少一些键对键的虚拟互动,毕竟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真情的流露,对话框里的文字也无法代替暖心的问候。希望你们常与父母一起散散步、谈谈心,既分享喜悦,也倾诉烦恼,用爱化解人生纷扰;希望你们多和知己谈天说地,常约三五好友闲暇小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互助中携手前行;希望你们在离别之际真诚地向恩师当面道声感谢,毕业后也常回“珈”看看,珞珈山下的大先生们将永远指引你们前行的路。同学们,用心去爱你们身边的人吧,爱人者人恒爱之,让爱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你们不断向前,让你们的人生在关爱身边人的暖心温情中升华。

 

    学会去爱,要把爱融入到对事业的追求之中。你们即将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事业将是未来人生中的一大主题。有爱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力量,只有把爱融入到事业中去,才能激发奋斗的火热激情;因为爱所以执着,因为爱所以坚守,只有把爱融入到岗位中去,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催生持续奋斗的力量;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只有把爱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以集体的力量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我希望你们努力找寻心中真正的热爱,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锚定目标、笃定前行,让人生在成就梦想的激情奋斗中升华。

 

    学会去爱,要让胸怀家国的大爱永驻心中。总书记指出,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曾任武大教务长的朱光潜先生曾这样激励学子:“个人温饱以外,别无高尚理想,士当引以为耻”。武大培养的学生,当以实现国家富强、推动社会进步、谋求人类福祉为己任。我希望你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将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让人生在担当大任的青春奉献中升华。

 

    同学们,今天是我来武大担任校长后第一次送别毕业生。临别之际,回首我们共同度过的半年时光,也有很多充满爱的回忆。今天分别之后,你们即将奔赴人生新的旅程。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希望你们心怀阳光、携爱前行,以大爱担当重任,以热爱追求梦想,以爱心温暖他人,用爱去开创属于你们的幸福人生,去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请一定记得,无论走到哪里,你们永远是武大的孩子,母校与你们的爱永远是双向奔赴!

 

    谢谢大家!

北京

    #立足时代逐梦追光#

     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 

    只有汇入民族复兴伟业的大海,涓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奔涌向前的江河,奋斗才能无限精彩。

    不舍弃求甚解的欲望,不忘记少年时的理想。

    以时间为舟,以知识为帆,以奋斗为桨,抵抗懒惰平庸,抵达青春彼岸,以大视野大胸怀书写进取的人生篇章。

    ?滑动查看全文?

    各位老师、各位嘉宾,

    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起航,骊歌未央,心怀炽热,奔赴山海。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在三年疫情之后,重启庄严的南开大学毕业典礼,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航程喝彩壮行!在这里,我代表全校师生向立公增能、学有成就的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一路指导陪伴你们健康成长的师长亲友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过去几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一同分享南开百年华诞、共襄盛举的荣耀时刻,一同经历抗击新冠疫情这场“世纪大考”。你们在一件件、一桩桩大事、要事、难事面前识大体、顾大局、经风雨、长才干,在学术科研、实践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为令南开欣慰和骄傲的青年榜样、令祖国放心和期许的青春力量!

    逐浪新时代,奋楫扬帆者,“永远年青”的南开人始终心怀赤诚、“公能”兼济。过去的几年,你们得南开精神滋养,获取扎实学识,涵育优秀品格。“中兴业,须人杰”,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更要做中国之未来、世界之未来的引领者、塑造者,把个人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人民之大我,勇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你们整装待发之际,我有三点期待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擦亮爱国底色,做担当强国的时代新人。总书记2019年来校视察时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翻开104年的南开校史,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跃然其上,南开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爱国奋斗史,其间饱含着襟怀天下的担当,荟萃了日新月异的思想。

    1929年考入南开的郭永怀校友海外研学十六载,异域扬名,毅然放弃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返回祖国、隐姓埋名投身“两弹一星”事业,在遭罹空难的生死关头,仍不忘将载有绝密数据的文件紧紧揽于怀中;2015年走进南开的年轻的阿斯哈尔?努尔太校友在总书记回信勉励之下携笔从戎,在部队的大熔炉中淬炼成钢,毕业时坚定选择二次入伍、重返军营,在父辈奉献牺牲的新疆武警部队反恐一线守卫万千安宁。在今年的毕业生当中,有不少同学将奔赴基层和西部地区支教、就业,或投身国防科技和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只有汇入民族复兴伟业的大海,涓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奔涌向前的江河,奋斗才能无限精彩。望你们牢记嘱托,将自己的人生置于祖国发展大势,以大公情怀与卓越智识,担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

    第二,勇立科技潮头,做引领开拓的时代新人。当前,我国面临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金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空前频繁,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受此影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难预料因素迭代增加的复杂时期,急需要在科技前沿塑造核心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战略主动,捍卫人类文明。

    回溯南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老校长杨石先积极响应“勇于承担国家任务”的号召,毅然从几十年的药物化学研究方向,转入农药化学等国家急需领域,开创了新中国自主研制农药的先河。严开祺校友作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结构系统的副主任设计师,为“奋斗者”号总装集成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其团队为我国几乎所有的万米集群潜水器提供了关键的国产化材料支撑,推动我国全海深探索能力跻身国际一流梯队。

    越山向海,逐梦追光。诚望新时代的南开青年勇于在变局中开创新局,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抢抓机遇、孜孜不倦、敢为人先,努力产出更多的创造性成果,以青春之我和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第三,涵养品格修为,做坚毅笃行的时代新人。南开教育是把人格培养作为根本的教育。张伯苓校长讲,学生须有五种善行,即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明天,你们将秉持这五种善行,告别母校,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行业、经历何种困难、面对何种挑战,都请务必保持南开滋养的那种精神、那身风骨、那份定力,坚信“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以南开修为实现人生作为。

    希望你们在历练中涵养品格、磨练心性,不舍弃求甚解的欲望,不忘记少年时的理想,以时间为舟,以知识为帆,以奋斗为桨,抵抗懒惰平庸,抵达青春彼岸,以大视野大胸怀书写进取的人生篇章。

    今天,在大家即将出征之际,让我们一同重温当年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叩问心灵、引领航程:

    请全体起立!

    “你是中国人吗?”

 

    (全场答)“是!”

 

    “你爱中国吗?”

 

    (全场答)“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

  (全场答)“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今天所有南开人矢志不渝的理想。望你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作答,眼眸有星辰,心中有海山,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途中书写绚彩华章!

    同学们,祝愿你们鹏程万里!期待你们荣归南开!

    谢谢大家!

北京

    #坚定信念步履不停#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 

    就只管向前走吧!你们一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如同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理想坚定的人不怕走得比别人慢,因为努力不是为了和他人比,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英雄不是从不害怕,而是充分了解困难和风险后,仍然选择前行。

    ?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又到一年毕业季。你们身穿学位服的模样,倒影于青年湖的碧波中,映照在海棠树的绿荫下,穿越于天大的时光里,留驻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今天,因为疫情影响错过线下毕业典礼的往届毕业生也回来了,希望补上最后一课,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往届毕业生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和关心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抑制不住激动的面庞,洋溢着学业有成的喜悦、也有依依不舍的伤感。面对跌宕反复的世纪疫情,你们承受的压力让老师们心疼,你们遭遇的困难让老师们担忧。但你们没有选择观望,而是选择了行动;你们没有选择无为,而是选择了担当;你们没有选择自私,而是选择了高尚。你们用自己坚定的脚步声、实验设备的运行声和书本杂志的翻页声,奏响了一曲敢于亮剑、勇于拼搏的乐章,才有今天的顺利毕业、欢聚一堂。你们用对校园防疫的支持、“秒抢”志愿服务的奉献和为医护人员送温暖的感恩,讲述了与天大同心同行的故事,才有北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放眼今天的中国,田野里风吹麦浪、社区里人间烟火、道路上车水马龙、学校里书声琅琅一扫疫情的阴霾。今天的你们,可以饱览你求学的城市,也可以去淄博吃烧烤、到大理看花开,用情拥抱这美好的世界。请你们为自己鼓掌,是你们用坚持熬过了疫情寒冬,迎来了夏花绚烂。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化工学院博士生徐永胜同学,既能解决核电废水处理等“卡脖子”难题,又是篮球场上的一名国家一级裁判,毕业后他选择赴新疆石河子大学任教,相信在祖国西部的教室和篮球场上都能看到他和学生一同拼搏的身影。机械学院硕士生庄哲明同学是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屡创佳绩的机器人达人,也是为新疆、甘肃等地的中小学生们讲解机器人知识的科普达人,毕业后他选择留校做一名辅导员,相信他会为更多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面对未来的人生征程,你们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初心都一样坚定。就只管向前走吧!你们一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如同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每一年的毕业典礼都是毕业生离校前的最后一课。去年的毕业典礼,我的演讲题目是《走好脚下的成才之路》。今天,我想把“步履不停”这四个字送给你们,因为走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不停”。

    希望你们坚定理想的脚步不停。最近“内卷”和“躺平”成为了热词,你们是否也在“卷起来”的内耗和“躺下去”的松懈中徘徊,慌乱了脚步节奏?我想,冲破“内卷”、拒绝“躺平”的有效方法,就是坚定理想、坚定信念、坚守职业。在此,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位并不广为人知的老先生用半生编写词典的故事。2015年,一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出版,让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阿富汗语言——普什图语。1978年,国家把词典的编写任务交给了车洪才教授。在36年的时间里,这项没有合同、没有经费,只有口头协议的“国家使命”被很多人淡忘了,但车教授却始终没有停止编撰工作,终于在近80岁高龄带着书稿来到商务印书馆,对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家给我的任务,我来交稿。”正是对信念的坚守、对职业的坚守,让老先生面对各种变故坚守为人之道而“不躺”,面对名利诱惑坚守初心使命而“不卷”。同学们,面对竞争,“内卷”不是办法,卷到身心俱疲、迷失自我也不见得走过独木桥;面对困难,“躺平”不是哲学,躺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理想坚定的人不怕走得比别人慢,因为努力不是为了和他人比,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信念坚定的人也不怕走得比别人累,因为最美的风景都在山顶,最难走的路自然也是上山路。在未来的路上你们会遇到各种人,有的在人云亦云的竞争中迷失自我,有的遭遇挫折后躺在原地怨天尤人,希望你们始终能坚定理想、坚定信念、步履不停。

    希望你们持续奋斗的脚步不停。就像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一样,人生的很多东西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波涛汹涌、荆棘丛生是常态。同学们,想想看:这场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我们都一起扛过来了,未来还会有什么能够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没有风浪就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就没有不屈的开拓者,奋斗就是我们乘风破浪的楫、披荆斩棘的刀。希望你们葆有奋斗的勇气。英雄不是从不害怕,而是充分了解困难和风险后,仍然选择前行。因为人民英雄的步履不停,才有校园水电不停、物资供应不断,让你们学业有成、追梦不止。现在,该是你们接过接力棒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接续奋斗的时候了。希望你们葆有奋斗的韧性。茅以升老校长在回首一生的时候说,“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老校长主持修建了多座现代化大型桥梁,也为跌宕起伏的人生修建了一座名为奋斗的桥。因此,未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希望你们永远都不会把退缩作为选项,而是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要步履不停,就会柳暗花明。

 

    希望你们坚守底线的脚步不停。2023年被称为AI元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年迅速崛起和普及,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工作和生活。站在时代的风口,矢志创新的天大人肯定有能力成为善用AI并创造价值的人,但我更想与你们聊一下怎样在AI时代坚守做人的底线。如今你们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这条线首先是做人的“底线”。也许现阶段AI已经拥有了人类无法企及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但良好的品德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特质,必须要守住一些不可触碰的底线,人生之路才不会走偏。我想第一条是诚信、不骗人。我们一定要诚实做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以诚待人和信守承诺是我们的道德底线。第二条是行善、不作恶。AI存在的价值在于服务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AI不仅仅是帮助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也应成为促进人类文明整体向更高阶段进化的力量。最近,不法分子利用AI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报道,我们都要提高警惕。我们要铭记先贤教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学们,在邀请毕业生回校参加毕业典礼的推送里,有一条留言获得了最高点赞。这条留言说:生活的压力让我忘了自己是谁,但学校还记得。亲爱的同学们,从此山水万程,你们步履不停。累了想歇歇脚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这里永远都是你们可以随时停靠的港湾!

北京

    #不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 

    要在终身学习中始终保持好奇心,不断拥抱新改变。

学会深度思考,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大胆尝试,在反复试错中问寻真理、走向成功。

北京?滑动查看校长寄语?

    做践行终身学习的“能者”:要在终身学习中始终保持好奇心,不断拥抱新改变。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怎样主动学习和运用人工智能,与之建立优势互补的伙伴关系,延展我们的智力和创造力,将决定我们能否持续保持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

    做升级思维模式的“智者”:唯有持续升级思维模式,才能在更多维度上把握事物本质,做到跨界融合,知识交融;训练跨界思维能力,不仅专精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多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扩展思维的宽度,赢得未来的主动权;学会深度思考,更好地洞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做打破常规束缚的“勇者”:大胆尝试,在反复试错中问寻真理、走向成功,跨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怀揣冒险精神,破除条条框框,在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上收获别样的风景。在更易于拥有“答案”的时代,更要勇于批判质疑。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偏见,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北京

    一声声殷切的嘱托

    一句句珍贵的祝福

    山高路远

    愿各自闪耀

    不负遇见

RECOMMEND

    推荐阅读北京

    微信支付遭停用?回应来了

北京

    这个专业就业率百分百!但大部分人却选择了迟疑

北京

    “霸占电脑拒给群众办证”女子被停职,其领导被免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