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为什么会输

    马克加索尔伊巴卡卢比奥状态太低迷都是7中1,法国队整场抢了内线优势巨大的西班牙16个前场篮板。看似强大内线组合缺少了一个像美国队半兽人那样充满活力积极地内线,甚至是法国Gobert这样的球员。伊巴卡的作用寥寥无几,没有强力得分点吸引包夹伊巴卡中距离就废了,内线攻防全靠大加索尔一人苦苦支撑,法国队不断依靠溜底线空切撕开西班牙缓慢的内线。第四节进攻基本全依靠着老加索尔,由于年龄大体力有限加索尔不断被帽被抢断。
    外线上,法国队回防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前场篮板拼抢的积极西班牙擅长的抢下后场篮板反击根本打不出来,外线球员状态低迷,手感差配合少导致了本场的失利。
    法国队胜就胜在积极性上了,不遗余力的拼抢拼出了胜利,也算是报了奥运会上的仇了。

西班牙为什么会输
    为什么史上最强的西班牙输给了没有帕克的法国?

一、近代西班牙为何衰落?

      回答之前,先说明三点重要背景:
      1.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要对“西班牙的衰落”做出时间上的定义,一般来说,西班牙的衰落时期是约1600年-1680年,在这一时间段内,西班牙由欧洲的主导力量降格为欧洲的二流国家。至于18-19世纪西班牙国家地位的起起伏伏,都不过是在二流和三流之间的徘徊而已。18世纪的下半叶是一个短暂的提升时期,而19世纪堪称全面的低谷,这些时期的状况应该说是西班牙衰落后的发展情况,而不应该被视为衰落过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妨看看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在1759年写下的一段话:“根本没办法把西班牙和法国相提并论.....这个所谓的头号君主国人口稀少,既没有工业,也没有纯良的信仰;没有治安,鲜有公正;人民懒惰,难得勤劳;国内没有舟楫道路运河,也少有车辆;总之,该国可以说比其它国家落后两个世纪。”尽管这段话难免有夸张之处,但是足以说明,西班牙的衰落是一个早已经完成的进程。
      2.其次从逻辑上来说,要理解“西班牙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短促的事件。如果要对事件作出归因,那么我们应该寻找事件发生之前的各种原因(cause),但要对过程作出归因,要找的则是整个过程当中的各种因素(factor),这些因素既是过程的推动者,也可能是过程中的表现,换句话说,各种因素是交互作用的,在时序上也很难找到明确的先后。我们既是在分析原因,也是在分析表现。
      3.最后从理论背景上来说,“西班牙的衰落”是一个经典而且复杂的学术命题,从17世纪(也就是这一过程正在发生时)开始,不同时代的人就开始基于不同的思想和学科背景解读这一历史问题。17世纪的新教知识分子认为天主教有损于商业精神是西班牙衰落的原因;18-19世纪的理性主义者喜欢强调西班牙的专制、思想控制、宗教排异;到20世纪,历史学家倾向于强调经济因素,例如财政、货币、贸易、制造业,以及各种经济条件同西班牙等级社会的交互作用。总的来看,这一问题有着十分悠久的探讨历史,以及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本回答并不打算尝试“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而是主要基于20世纪以来经济领域的观点给出导论性质的整理。
      以及,给部分刻板印象做出纠偏。
      我们先从内部因素来观察1600-1680年的西班牙君主国:
    1.人口衰减
      在欧洲人口史上,17世纪是个黯淡的世纪,各国的人口普遍出现了短期衰减或至少是增长率的明显降低。在各国当中,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是个特别的例外,因为只有它维持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增长,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班牙也是个例外,因为它在这一时期以人口的不断下降而出名。在1600-1700年间,西班牙的人口减少了1/4,从大约800万减少到了不到600万,以至于低于菲利普二世时期(1556-1598)的水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衰减并不是均匀的,人口大量减少的是君主国的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巴伦西亚部分,而纳瓦拉和加泰罗尼亚的人口是增长的。这一点其实也提示了我们,“西班牙的衰落”其实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所构成的,一是西班牙在欧洲地位的下降,二是卡斯蒂利亚在西班牙君主国框架内地位的下降。西班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它的内部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毫无疑问,人口衰减既是西班牙或说卡斯蒂利亚国家衰落的表现,也是它衰落的重要原因。缺少人口意味着缺乏劳动力,数量减少说明国家的活力在下降。那么,人口衰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刻板印象给我们的答案是,美洲的移民活动以及17世纪欧洲血腥的国际战争(尼德兰独立战争和三十年战争),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原因都并不主要。
      在17世纪,有约45万人移民前往美洲,这个数字虽然不能说是无足轻重,但是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来看,平均每年的移民数量不过5000人。而且要知道,1609年对摩里斯科人的驱逐一次性就导致了27.5万的人口流失。移民和驱逐导致的人口外流可以被视为一个人口减少的原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17世纪来到西班牙的爱尔兰难民就足以弥补其中一半的流失了。
      相较而言,战争无疑是个更大的影响因素,但是三十年战争和尼德兰独立战争的作用不应被夸大,它们对于西班牙财政的创伤要远远大于对人口的创伤,因为海外作战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国雇佣兵参与的,而且破坏并不涉及西班牙本土。事实上,对人口伤害更严重的是一场容易被忽视的战争,即葡萄牙复国战争(1640-1668),这场长达近三十年的战争造成了长期的流血冲突,而且就在西班牙边境上发生。
      此外,瘟疫也是个值得注意的因素,西班牙的17世纪是从一场瘟疫开始的,这场瘟疫给人口带来了明显的创伤。但是人口的衰减不能仅靠数量的减少得以实现,还需要的是生育率的持续低迷,这一状况背后的原因不仅是战争和移民,还必然有经济状况的恶化。
    2.美洲白银与财政危机
      “美洲白银引进导致的通货膨胀是西班牙衰落的重要原因。”刻板印象如是说。
      对于这种刻板印象,需要给出的正确评价是:
      (1)16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欧洲商品价格的普遍提升(或曰“价格革命”)首先是人口大量增长以及货币流动大大增加导致的结果,美洲白银在其中起到的通货膨胀的作用不应被夸大,同时欧洲自身的贵金属储量和生产能力不应被无视。
      (2)17世纪的通货膨胀以及相关的经济危机涉及到了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并非西班牙所专有,也并没有理由认为由于西班牙是贵金属的第一经手人就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打击。短期来看,西班牙从美洲白银得到的获益明显高于其负面效果。
      关于通货膨胀,不妨来看一张图:
      此图是对1450-1750年间白银相对欧洲各地记账货币的贬值程度的整理,白色区域比例越大说明通货膨胀越明显,印证了上文提到的两点史实:其一,通货膨胀是欧洲的普遍现象而非西班牙的特殊现象;其二,西班牙的通货膨胀处在欧洲的一般水平,与威尼斯、奥地利、尼德兰相仿,法国和波兰才是通胀率最高的地区。
      美洲白银对于西班牙的最大负面影响不在于通货膨胀,但是它对西班牙的衰落依然难辞其咎,西班牙财政之于美洲白银,尤如瘾君子之于***。极高的白银收入带来的是大规模的投机冒险——1570年代,汞齐化炼银法在墨西哥和秘鲁的银矿普及,极大增加了银矿的产量,这使得有着“谨慎者”之称的菲利普二世也开始了更加大胆的外交冒险(在疯狂的1590年代,西班牙甚至同时和英法荷三国开战)。在一系列的庞大开销当中,西班牙先后借助南德意志和热那亚的商人进行汇兑和信贷业务,中途也多次经历破产,但是只要白银不断输入,就总有挽回余地。然而,17世纪美洲白银的接济遭遇了以下两项堪称致命的打击:
      (1)白银减产。1598年,美洲舰队为西班牙带来了334.7万杜卡特的收益——这是一个巅峰数字。在17世纪开始的20年内,平均值大约为每年200万杜卡特。然而在1619-1621年,每年的收入只有80万杜卡特。1621年后战事吃紧,收入却再难提升,好的年头不超过150万杜卡特,而坏年头则不到100万。在17世纪剩下的时间里,银矿减产成为了导致多次破产以及其它致命后果的重要原因。
      白银减产不是银矿枯竭的结果,而是17世纪美洲殖民地自身危机所导致的。美洲殖民地的1620年代以墨西哥城洪水拉开序幕,随后是荷兰以及英法海盗对殖民地及航线的持续袭击,这些状况导致了殖民地自身财政吃紧,对宗主国供应艰难。此外,由于早期开发以及时局影响导致部分银矿缺乏汞、劳动力、或出现积水和垮塌,都导致了银矿的减产。直到18世纪的波旁改革期间,白银产量才重新恢复到了菲利普二世时期的水平。
      (2)白银流失。流失对于减产来说堪称雪上加霜,流失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海盗行为(在17世纪内经历渐强和渐弱的过程),其二是走私行为(在17世纪内始终存在,到17世纪末快速增加),其三是被北方国家制造品挤占市场(在17世纪内始终存在,到17世纪末到达巅峰)。其中需要展开说明的是二和三。
      在北方国家制造业不够强大,美洲立足点不够多,以及运输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海盗行为是英法荷的首选。但是在17世纪下半叶,对西属美洲进行贸易(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变成了最有利可图的选项。西属美洲在17世纪已经扩展为一个更有规模的殖民地,特别是在下半叶,长期的印第安人人口衰减结束了,整体人口规模因此提升,同时产业不断发展,墨西哥城出现了纺织业,秘鲁发展起了更大的农业,正在破产中的西班牙制造业此时开始无法满足殖民地日益扩张的需求,而北方强国得以参与到美洲贸易当中,利用走私或者让西班牙商人做中介的方式参与到美洲贸易当中,并取得了真正的主导地位。1689年,在欧洲运往西属美洲的27000吨合法商品中,有1500吨来自其宗主国西班牙,其余的均是主要来自于欧洲其它国家的的制成品;1704年,塞维利亚商业裁判所承认只有六分之一的贸易货物来自西班牙。贸易利润甫一返回西班牙,便被运送散发到欧洲各地,英王查理二世在1676年说:“全欧洲都能见到西班牙的白银”。
      上图是1784年驶入加的斯海湾的船只国别及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国对于美洲白银利益瓜分的格局,其中西班牙主要为美洲提供低价值的初级产品,收益相对很低。
      就这样,西班牙的白银给自己造成了财政危机,却供养了北方国家的制造业的发展,并为它们把资本主义结构向亚洲传播提供了润滑剂。
    3.制造业的破产
      17世纪西班牙的制造业不仅没有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起来,还发生了普遍破产,这一状况可以说有着长期的影响,奠定了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在国际分工中的弱势地位。
      该怎样解释17世纪西班牙制造业的破产呢?这个问题写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应该也不为过,本回答在此仅提出几个可供参考的要点:
      (1)劳动力的稀缺。(2)财政不支持制造业发展。(3)西班牙社会传统不鼓励制造业。(4)卡斯蒂利亚多山,基础设施的缺位导致交通成本过高,使得西班牙制造业无法和北方国家竞争,也无法形成规模生产。
      其实这个问题最值得展开,但是也由于它最为复杂,答主学识有限,在此点到即止。
      总的来说,西班牙衰落的内部因素可以从人口、财政、贸易、产业等几方面找到要点,这几个要点也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外部因素呢?
      本回答对外部因素的整理仅给出一点——西班牙在大西洋体系竞争中的失败。
      在16世纪,欧洲经济的重心正在从地中海向大西洋偏移,这一过程最终将在17世纪完成。旧的经济中心——北意大利走向必然的相对没落,但新的中心尚未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在1578年,西班牙和奥斯曼帝国议和,终结了数十年来的地中海大战,然后不约而同地背向了地中海——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同波斯的长期战争,西班牙则先获取了葡萄牙王位,随后与北方国家开始缠斗。自意或者不自意地,西班牙早早就进入了对大西洋权益的争夺。
      对于西班牙而言,1588年的无敌舰队谈不上重大失败(1604年英西两国休战时,议和条件仍有利于西班牙),西班牙最重大的失败是失去了尼德兰。
      上图虚线圈代表西班牙在1580-1626年获得的美洲白银的总量,实线圈代表白银在各地的投入。不难发现,西班牙在尼德兰的投入极其巨大。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尼德兰?因为尼德兰是通向未来的命门。尼德兰南部虽然仍是西班牙的领地,但是其中心安特卫普已经在被西班牙自己的军队洗劫后,又被联省共和国长期封锁而一蹶不振。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冉冉升起,它依靠西班牙和葡萄牙业已开辟的航线和殖民地,通过牺牲这两个国家建立起了新的权力。当西班牙再也无法得到尼德兰,而且被它长期压制和夺取的同时,就意味着西班牙在大西洋的争夺战中已经失败了。
      包括布罗代尔在内的多位历史学家曾经假设,如果1580年时菲利普二世能够永久定都里斯本,甚至是在查理五世时代就定都布鲁塞尔,从此义无反顾地投向大西洋事务,或许这个国家能够走的更远。但历史没有如果。
      西班牙输给了自己,也输给了北方。
      最后说一句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政治和经济的衰落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衰落,事实上,西班牙政治地位的快速衰落和它文化影响力的巅峰几乎同期。
      在17世纪的上半叶,马德里成为了和罗马并驾齐驱的巴洛克文艺风格的中心,西班牙黄金时代(SiglodeOro)成为了“西班牙衰落时代”的另一个代名词。西班牙的风尚传遍欧洲的同时,它自己却正在走下舞台,巴洛克不愧被称为“矛盾的艺术”。  

二、近代西班牙为何衰落?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也不可能是一天毁灭的。当我们在以后视镜视角来观察历史时,我们没有必要追求某种过于虚幻的时间节点,为帝国的衰落刻上唯一的标记。
    西班牙是什么时候衰落的:是1556年查理五世将哈布斯堡帝国分裂?是1568年开始的荷兰八十年战争?是1588年无敌舰队的惨败?是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是1659年与法国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
    该为帝国的衰落的负责呢?是菲利普二世还是无敌舰队的指挥官圣克鲁斯?就像布罗代尔在《地中海世界》中说的那样,这些”个人““被囚禁在他自己勉强制造出来的命运里,被囚禁在一副他前后构成了“长期”的风景画中“。相较而言,法国和奥斯曼的同盟、西班牙人口的减少、宗教战争、新大陆的贵金属、权力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的转移、、、才是更为致命的因素。这些”历史的长节拍“值得更多的关注。
    人口数量从1550年到1680年西班牙是欧洲为数不多的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人口的减少意味着与其他国家国力差距变大、工业潜力不足,战争能力下降。
    西班牙的军事优势随着人口减少而消失(详情可参见这位大佬的回答)
    美洲的贵金属来自新大陆的贵金属是西班牙能够推行帝国扩张政策的财政之源。从1580—1630年,来自新大陆的贵金属数量达到了高峰,而这一时期西班牙却在推行着盲目的扩张的政策。1571年勒班陀海战、镇压荷兰反叛、介入法国内战、1588年无敌舰队、1618年三十年战争。
    西班牙的政治白银流入了尼德兰和北意大利美洲的海量白银并没有用来提升本国工业能力,反而被无数次的王朝战争和宗教战争挥霍、被尼德兰吞噬,而最为致命的是西班牙最终失去了尼德兰。独立的荷兰通过吸食西班牙的财富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当1630年后美洲的贵金属数量开始雪崩式的下降时,人口减少、工业能力不断萎缩的西班牙早已经失去了一切复兴的机会。
    法国与奥斯曼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正式开启了向西方的新一轮进军。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亲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出现在意大利伦巴第,揭开了近代欧洲第一轮霸权战争的序幕。
    1536年奥斯曼和法国两个异教国家为了对抗哈布斯堡帝国成立联盟/”百合花饰和新月的渎圣联盟“。与奥斯曼帝国和法国周期性的战争使得哈布斯堡整合帝国的努力一次次宣告失败。
    在西班牙成长为跨大西洋帝国时,奥斯曼也成长为地跨三洲的庞大帝国。从突尼斯到维也纳,这两个宗教狂热、财富充裕的帝国将无数资源倾注在战场上,最后伴随着地中海的沉寂同时衰落。
    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地分布在法国周围,使得法国将打破哈布斯堡的包围当作一个多世纪的首要政策目标,1552年天主教法国与德国新教诸侯签署TreatyofChambord,通过充当诸侯的保护人获得了梅茨、图尔和凡尔登等地。哈布斯堡-瓦卢瓦王朝权力斗争中冲突的焦点逐渐从意大利转移至德意志地区。而这里是哈布斯堡帝国的中心和致命软肋。
    奥斯曼帝国的存在阻碍了西班牙整合地中海的财富,还必须承担保卫整个基督教世界代价。法国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和在莱茵河的扩张迫使西班牙不断将新大陆的资源和西班牙的人力浪费在北方。
    西班牙与帝国斜线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领地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将哈布斯堡帝国分为奥地利和西班牙两支,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不仅继承了西班牙还继承了尼德兰、德意志和意大利等领地。不同于常年在帝国各地巡行统治的查理五世,常年居于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是一个真正的”西班牙人“。卡斯蒂利亚和帝国其它地区也形成了宗主-附庸关系,导致了内部分裂和冲突。
    西班牙帝国由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各个王国、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各个领地构成。帝国的统治者在不同领地上扮演皇帝、国王、公爵等等不同的角色,施展着不同的权威,承担着不同的义务。为了保卫西班牙需要出兵北非,为了保卫意大利需要在西地中海对抗奥斯曼帝国,为了保卫德意志领地和勃艮第需要与法国竞争,为了保卫哈布斯堡家族的利益和宗教事业需要压制德意志的新教诸侯。
    帝国需要承担如此多的义务,但受制于其它地区的各种封建惯例,西班牙成了最主要的财政来源。西班牙懊恼于本国和新世界的资源浪费在尼德兰和德意志,而帝国其他领地的政治势力则愤怒于本地区边缘化和附庸化的政治地位。在帝国其他地区,对西班牙的仇恨处处显露出来。用布罗代尔的话来说“这种仇恨是时代的标志和暴风雨的先兆。”于是叛乱此起彼伏,帝国也逐步瓦解。
    政治理想和政治现实的致命鸿沟,在历史上摧毁了一次次翻越阿尔卑斯山追逐皇冠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们,这一次又将摧毁一次次在德意志追逐霸权和天主教信仰的西班牙人。
    距离与扩张我们所能理解的菲利普二世是这样一位君王:他致力于国王的工作;他置身于永无休止的报告的中心和交叉点;这些报告结合起来,用纵横交错的线在他面前编织世界和西班牙帝国的网。他是一个坐在办公桌旁边阅读、提笔快速批阅报告的人。他远离别人,冷漠、深思。情报的线把他同从世界每个角落向他匆匆而来的活生生的历史连接起来。说实话,他是他的帝国的全部弱点和全部力量的总和。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保罗肯尼迪在其《大国的兴衰》认为西班牙“霸权图谋”失败的原因有三个:1.军事革命(大威力火药武器与星状要塞防御体系)使得军事开支加大;2.战略过度伸展;3.未能以有效的方式动员帝国资源,反而破坏自身经济(国内关税壁垒驱逐异教徒等)。
    在吞并葡萄牙后西班牙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西班牙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征服和联姻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在这样一个没有无线电、火车和蒸汽船的时代,帝国的力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不断递减。西班牙帝国地理空间的致命缺点在于,其在欧洲的帝国的中心为宿敌法国,其在新大陆的殖民帝国则跨着大西洋遥远距离。为了维持在遥远边疆的帝国权势,帝国所耗费的资源更多也更低效。
    西班牙军队前往尼德兰的时间帝国的过度扩张和距离导致的力量递减成为了西班牙帝国的致命软肋,当一批又一批的西班牙军队为了王朝利益和宗教信仰跨过阿尔卑斯山或英吉利海峡抵达德意志和尼德兰时,西班牙的命运也在这漫长的征途中走向了尽头。
    当菲利普二世在西班牙宫廷办公桌上处理着从菲律宾到尼德兰的海量信件时,他所考虑的血缘、王朝、宗教和财富等重要议题在很大程度上被距离和时间所抵消。那种距离导致的疏离感和无力感将他和帝国的野心共同埋葬。
    混乱低效的决策体制西班牙一系列决策失误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西班牙缺乏从事高层战略规划的任何组织。西班牙存在着各色的议事会网络,但其大多只议论日常事务,而且各个议事会之间的职责范围有着严格的区分和划定。这种碎片式的职责分割严重妨碍了有效的规划,腓力二世的解决方法是任命一些关键幕僚同时供职于多个部门,任命针对特定问题大臣或大臣小组,并允许所有大臣直接写信给国王。
    西班牙混乱复杂的政治体制这种“混淆而治”的体制导致了国王成为所有信息流通和帝国治理网络的中心,战略决策取决于国王的身体健康与心情好坏。而且国王长时间介入政府日常事务,没有闲暇时间思考长远的战略规划。当然在宗教节日里,虔诚的腓力二世会搁置政务,但这段闲暇的时光却奉献给了上帝,加剧了他对“天将佑我”的信心。这种体制的第二个弊病就是,他的政府没有能力塑造事态,只是被动地应付一个又一个新出现的危机。
    在1587-1588年的“英格兰计划”中,腓力二世这种战略决策体制的两大弊端暴露的淋漓尽致。
    天主教国王——菲利普二世帝国本身并未因为他的退位而土崩瓦解,但帝国的性质已经开始变化。帝国正在从一个有着勃艮第的核心和灵感的普世的、基督教的帝国变成一个有着卡斯蒂利亚的核心和灵感的西班牙的、天主教的帝国。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二卷
    1591年2月,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向腓力二世指出对英法两国战争的非凡代价,并且提示道“假如上帝已经匡正世上所有弊端的责任赋予陛下,他本会赐予您如此作为的金钱和力量”。然而国王反驳道”我知道你处于为我效劳的巨大热忱才这么说,但是你也必须明白,这些事情可不是一个像你所知的我这样对自己的责任满怀良知的人能够遗弃的...“最后腓力二世这样结尾“宗教的事业必须高于一切。”
    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哈布斯堡帝国分裂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分支。不同于查理五世追求普世性的、基督教的帝国,因此懂得妥协的艺术。菲利普二世是不折不扣的西班牙国王,不同于可以根据实际利益灵活扭曲身段的法英两国,经过再征服运动的洗礼,西班牙统治者已经将上帝利益与政治利益等同,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于是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信奉新教的德意志北部诸侯、与新教诸侯和奥斯曼联盟的法兰西、伊丽莎白继位后新教英国都成为了西班牙的敌人。
    西班牙帝国本就含混低效的战略决策体制被这位信仰坚定的国王塑造成了一种盲目的决心,即要坚持在所有战线上打下去,不到西班牙或它的敌人因筋疲力竭而崩溃就决不罢休。
    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对外战争和帝国内部冲突“上帝是西班牙人”这种观念贯穿于腓力二世的统治生涯,使得其无法合理评估和充分利用西班牙的战略优势,无法进行恰当的利益交换和妥协。保罗·肯尼迪正确的辨识出腓力二世”霸权图谋“失败的近因,即军事革命的压力、战略上的伸展过度和财力短缺。然而致命地将这些结合起来的是一种救世式的帝国主义,它驱使这位国王将宗教原则凌驾于常识和理性之上。用腓力二世的本人的话来说,关键在于”对上帝的笃信“导致他”理解事物的方式有别于“其他人,使得他”藐视冒出来的困难和难题“。
    在15世纪60年代中期,西班牙、佛兰德和地中海的军事行动每年花费不到200万达科特,到1590年代中期,这些成本已经超过每年1000万达科特。到菲利普去世时,8000万达科特的国家收入已经在了荷兰的事务上。大量西班牙资源为了虚幻的宗教信仰被倾泄在了与非西班牙利益的地区上。
    1618年,德意志再次爆发宗教战争,早已疲惫不堪的西班牙帝国仍然毫不犹豫地奔向北方战场。潜藏于幕后良久的西班牙帝国衰落的悲剧演出也正式徐徐拉开帷幕。

三、从DOTA的角度告诉你西班牙为什么会输

    相对于足球,dota2应该是个强者恒强的游戏,各个梯队间实力差距明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