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员心脏「」

    其实,心肺复苏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一课。因为很多时候,有人突然出现了心跳呼吸停止,救护人员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赶到,这时能救他们的就只有身边的人了。
    在美国,这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可惜在我们的学校里,如此重要的内容终究没能在语数英的包围中觅得一隅之地。
    或许你会说,现在社会环境这么恶劣,让我去救人,说不定还会惹上麻烦。
    这个问题我确实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命令别人。但如果倒下的是你的亲人好友呢?你还能袖手旁观干等吗?
    因此,本文希望为大家补上这一课。不过,文字只能提供一个了解,而急救的目标是熟练掌握,闭着眼睛都能按照标准完成下来。所以关键还要靠反复练习。因为,抢救过程耽误多一秒,可能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首先,明确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时间就是生命!必须要快!
    抢救里面常说的“黄金六分钟”,就是说大脑缺氧4-6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即便救回来也可能成了植物人。
    我们看一下《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大致流程: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迅速判断患者意识、脉搏、呼吸。开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重复循环,直到医护人员和除颤仪到达。总结成英文,就是:compression(按压)、airway(气道)、breath(呼吸),CAB原则。
    好啦,知道你们有点晕,考试划重点的时间到了:
    非专业人士可以把流程简化为:确认安全、判断意识脉搏、胸外按压。简单吧?
    将过程翻译成大白话:你看到有人倒下了,不要怕!因为叔叔我们是学过滴!
    先看看附近环境是不是安全,如果不是赶紧把病人抬到安全的地方,不然连你也倒了那咋办?
    然后我们要把病人摆好,正确的姿势就是两点:平躺、在坚硬的地板或者床板上(不然你等下按的时候怎么受力!!!)
    接下来我们当然要确认一下病人是睡着了还是真的心跳呼吸停了啦。怎么确认?拍双肩、在两边耳朵(防止有一边听不见)叫“喂,你怎么啦?”
    如果这都不醒,我们就要摸摸颈动脉有没有搏动了。怎么摸?点穴的手势(食指和中指),在喉结平行往旁边2-3cm,摸这里!
    摸颈动脉的时候,我们还要一边同时看看病人的胸部和肚子有没有起伏(就是有没有呼吸啦),一边心理暗暗数10秒(可以1001、1002……这样数)。
    如果脉搏和呼吸啥都没有?来人啊!喊救兵啊(打120、说明有人心跳呼吸骤停)!
    然后,别等了哥们,按!
    哈?你逗我呢?说好的人工呼吸呢?!
    研究证明,在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是维持器官血液供应的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许多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急救者只有一人或者受训练不足,搞得被人工呼吸耽误了按压。
    所以,在新版的指南中,就将对普通施救者的工作简化为按按按了,即尽量保持连续不中断的按压循环。
    但是,可别小看这个按按按。要按得合规范、有效果的话,还是需要大量技巧/体力的(那些男朋友不在连水瓶都拧不开的妹子就尽量让其他汉子帮忙吧,您去打120就好)。
    以下纯干货:
    暴露按压部位(解开上衣):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成人男性可快速定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处);
    姿势:双手叠加,十指相扣,以下方一手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重量垂直下压,抬起时手掌根不能离开按压位置。(有点抽象,看下面两幅图就好啦)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5cm以上,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抬起时间基本相等。
    事实证明,这个“5cm、100次/分”是非常费劲的,一般汉子能按个两三分钟就算不错了。
    很重要的一点:当我们体力下降的时候,是会影响按压效果的!所以,如果旁边还有其他人,应该让大家按个几十次就轮换休息一下,别死撑,按得不好等于没按(当然,如果只有你一个就没办法了)。
    至于人工呼吸、除颤这些,就留给专业的急救人员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胸外按压这活关键还是要练习,各位朋友得去附近的急救机构接受培训。
    还是那句话:不要觉得事不关己,也许下回就轮到你拯救亲朋好友/杨威海外呢?

什么是运动员心脏
    为什么长跑会心脏骤停?遇到这类情况怎样急救?

一、长跑、马拉松为何频发猝死?怎样预防?

    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却可能是“非定时炸弹”。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丁耘在国庆期间曾带领员工到深圳湾天附近长跑“拉练”。天没亮就出发,一直跑了28.55千米。在此之前,这位酷爱马拉松的商业精英,几乎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高强度运动上。这也使他在外人眼中,一直是积极、健康的形象。
    类似的猝死事件中,很多人都曾有健身、剧烈运动的经历。
    就在今年6月中旬,“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发布讣告,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孙剑虽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称,但去世时只有45岁。根据报道,他酷爱运动,有夜跑习惯,发病也是夜跑结束回家后。
    而他们所钟爱的长跑运动,也恰是猝死多发地带。
    研究者将这种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的情况定义为”运动性猝死“。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非运动员中的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为0.9/10万。在中国,长跑是运动性猝死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据武汉体育学院的王再聪统计,2012年到2021年间人民网曾有136篇报道与马拉松猝死有关。
    德国萨尔州大学菲利普·伯姆等研究者对144个运动猝死样本(平均年龄46.8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有医院或法医机构进行临床调查并给出确切病因的66例死亡事件中,64起是由心血管问题导致的,占比达到97%。
    其中心肌梗死排在第一位,共34例;另有16例死于心肌炎等心肌疾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承铎等人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也曾撰文表示,马拉松作为耐力型极限运动,会使集体代谢状态发生显著变化,包括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减少等。这将导致心脏标记物的增加等改变,长期规律训练的耐力运动员,其心脏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另据Nature2020年刊发的一篇综述,35岁到65岁中年男性,在耐力项目中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高达40%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猝死的重大风险因素,运动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管中斑块破裂的风险,这也将心肌梗死发生率提高了10倍。对于日常久坐的人,这一风险增加50倍!
    这意味着,那些平时运动较少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猝死风险比平时就有运动习惯的人,有更高的猝死风险。
    人们常说的骨干、精英往往身处重要岗位,平时工作强度大,身心都处于高压状态。平时又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身体。在休息时做一些类似马拉松、长距离“拉练”、登山越野等极限运动,除了要突击健身,更有心理上寻求放松的意味。
    再加上推崇狼性文化,高强度运动被打上自律、时尚标签等因素,高强度运动简直就是为精英、高管们量身打造的。
    然而,运动其实跟商业竞争一样,加倍的投入不一定有加倍的产出,超出能力的拼搏,不止赢不了,还会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而且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也会追求PB(个人最好成绩)、配速等数据,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而心率作为安全阀,又常常被忽略。这些都会带来风险。
    除了心源性猝死,还有脑源性猝死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猝死等,都是可能的致死原因。
    运动多非真凶
    多项国内外研究指出,运动量与死亡率降低之间存在曲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跑步能耐力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超过一定量,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图片来自《体育科学》不过,也有临床医生指出,剧烈运动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前提是这个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运动只是促使死亡事件发生,并不是直接致死原因。
    前述菲利普·伯姆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运动猝死并不只是发生在极限运动中。
    其研究发现,德国大多数运动猝死都发生在参与非高水平比赛或者休闲运动的中年男性身上,主要原因是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同时,研究者认为,对35岁及以下群体进行心肌炎筛查和预防也是很重要的。
    国内学者也认为,如果要参加极限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就需要对自身健康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虽然看似健康,但是很多猝死者已经有病在先。
    根据央广网和厦门晚报等当地媒体消息,自从2017年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赛前体检以来,厦门马拉松几乎每年都有跑者因心脏健康问题,被认定不适合参加比赛。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即便是体检结果合格,也只能证明在静息状态下,心脏结构没有异常,并不能保证在高负荷情况下不出现意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天发生的,它贯穿了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前不久在“格致论道讲坛”上介绍猝死过程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初期,血管壁内部会长出肿块,称为“粥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堵塞血管。
    有一种粥瘤“皮厚馅小”危害较小,还有一种“皮薄馅大”,很可能像火山一样喷发,瞬间形成血栓,直接将血管堵住,就造成了猝死。这种粥瘤就是“易损斑块”,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点关注对象。
    但是遗憾的是,因为粥瘤长在血管壁里面,根本无法在事前通过体检或检查提前预测,平时也没有症状。久坐、吸烟、熬夜、压力大等,都是背后成因。
    此外,疲劳也是高危因素。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使人免疫力受损,也会导致血压、血脂和血糖增高,如果再附加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更是进一步放大相关风险,这种情况下做剧烈运动无异于自杀。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对极限运动保持敬畏的前提下,也大可不必因噎废食。研究认为,在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情况下,适当运动是可以预防慢性疾病、降低死亡风险的。
    近期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上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每周从事健步走、健美操、举重等活动300到600分钟,最多可将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每周花150分钟到300分钟用于慢跑、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将死亡风险降低21%到23%。
    尽管科学家给出了种种概率,但每个人并不能精确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百分之几十阵营。要在身体强健与保守安全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无论是商业精英还是普通员工,恐怕都很难单纯依靠理论和数据做出抉择。

二、为什么长跑会心脏骤停?遇到这类情况怎样急救?

    这么多人约我答是不是?小傲娇我不!想!答!因为这题属于百度百科就能解决的问题,干嘛还来烦我啦!(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不知不觉已经下载了美国ACPM的声明打开电子词典看起来了)
    简单的看了下新闻,这名男子应该是死于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所以,以下是文献拼贴,没我什么事儿。
    TheriskofsuddencardiacdeathamonghighschoolathletesinU.S.is0.7/100,000person-years.Theincidenceofdeathsamongathletesduetocardiovascularcollapseistwicethatcausedbytraumaassociatedwithsports.SCDismorecommoninmenthaninwomenataratioof5:1to9:1.渣翻译一下:大概就是说:在美国高校运动员里,SCD导致死亡的比率是0.7/100,000,在男女中的比率是5:1~9:1。在运动员里,心血管虚脱引起的死亡是运动外伤死亡的两倍。(翻错了请告诉我)
    常见原因:
    ThemostcommoncauseofSCDinyoungathletesinU.S.is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26%–36%)followedbyanomalousoriginofthecoronaryartery(17%).OthercausesofSCDincludedilatedcardiomyopathy;Wolff-Parkinson-Whitesyndrome(pre-excitationsyndrome;WPW);Lènegreconductiondisease(idiopathicprogressivecardiacconductiondisease);long-andshort-QTsyndromes;andBrugadasyndrome,aninheritedcardiacarrhythmiasyndrome.
    渣翻译第二弹:美国年轻运动员最常见的心源性猝死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其次是冠脉异常起源。其它病因还有:扩张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特发性双束支纤维化、快-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注意,以上说的是运动员SCD的常见病因,如果你要了解SCD的常见病因(80%为冠心病,15%为心肌病),请自行百度。
    接下来说,怎样急救。
    请大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因为这仍然是现场初级救护最重要的内容。
    但是,SCD复苏成功率很低,尤其是像新闻里这位无先兆症状的运动员。虽然说是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但是目前还没有很有效的筛选方式,这个话题和题主的问题无关,我就不多做阐发了。
    以上英文内容来自2013ACPM的立场声明:在中学和大学里参加运动前心源性猝死筛查(什么鬼翻译)。

三、长跑、马拉松为何频发猝死?怎样预防?

    马拉松也许是全世界最奇怪的一项运动了。它起源于死亡,最终却变成了风靡全球的大众运动。这倒符合人这种高级灵长目动物的发展,在不断的折腾和好奇中进化,存在也变得更丰富多彩。
    如今我们谈论起马拉松,早已不只是说跑步本身,还有很多其它有趣的方面,比如从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的狂欢、比如这一代人的身体觉醒、比如中产阶级的自我救赎。全城空巷的狂热里也包括一些质疑声,关于最近几年屡屡发生的跑马意外死亡事件。在表达惋惜之余,这些质疑声认为:马拉松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对身体的害处更甚于益处,多数人也尚不具备参加马拉松的资格。才导致悲剧频现。
    「2500年前在希腊对波斯的战争中,费迪皮迪斯Pheidippides从一个叫马拉松的地方跑回雅典,把希腊大获全胜的消息告诉了雅典市民,消息传达完后便倒地而亡。人们为了铭记他于是设立了马拉松这个项目。」这是最常见的马拉松起源假说。以死亡开始却全民热跑的马拉松,里面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如果有充分的筹备,马拉松对普罗大众并非遥不可及;二是这是一项挑战,不是完全没有危险性,我们需要对42公里报以足够的重视和敬畏。
    毋庸置疑的是,马拉松绝非一项高风险的运动。此前英国和美国的数据统计,跑马拉松发生猝死的概率分别为0.8人/10万和0.75人/10万,也就是说大约13万人次的马拉松选手中,才可能出现1例猝死事件(1/130000)。将悲剧归结为运动本身并不是什么站得住脚的论调。
    相比之下,危险系数高的多的滑翔伞(1/560)、拳击(1/2200)、攀岩(1/1750),以及我们习以为常的骑车(1/40845)、开车(1/6700)、户外徒步(1/15700),在危险发生的概率上都要远高于马拉松。
    马拉松猝死的发生被大肆解读并不意外,大抵是因为诸如滑翔伞、拳击这样的更具挑战的运动离普罗大众尚有距离,人们也会默认它们与生俱来的危险性。而骑行和开车出现的事故又过于常见,两者也早已完全融入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具有可替代性。这样一来正在风头上的马拉松就具备了成为话题中心的潜力,猝死是新闻热词,马拉松是众矢之的,结合之后,每一次马拉松猝死的发生都自带扬声器效果,传播能量惊人。
    这和空难有些类似,发生时都会引发舆论对安全性的担忧,但必须承认商业飞行一直是最为可靠的交通方式。事实上在跑者群体中,对马拉松猝死的看法要更为理性和坦然很多,他们也更清楚该判极刑的并非运动本身,更多的是人为的疏忽。在如此庞大的基数前,用个例来评判马拉松是个高危运动,显然并不客观。
    中国马拉松第一例参赛选手猝死的意外事件发生在2004年北京马拉松,逝者为20岁的北京交大学生刘红斌和64岁的长跑爱好者胡守礼,分别参加半程和全程马拉松项目,这也是这项国内历史最悠久马拉松的第一例猝死事件。此后几年广州、厦门、香港等地的马拉松也都有悲剧发生。2014年中国马拉松进入赛事井喷期,2014-2016这三年共发生了14例猝死(2014年4例、2015年5例、2016年5例)。
    以2014-2016年为例。14例猝死中,8例发生在距离终点不到1公里处或完赛后;11例发生在半程项目、1例发生在全程项目、2例发生在十公里项目。分析这些意外事件不难发现端倪:相比难度更大的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出现意外的概率反而更高;多数马拉松事故,包括更多起经赛事医疗人员救助成功的范例,都与运动型心脏骤停有关,其中不少选手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或在赛前一段时间出现过不适症状;死神也并不会眷顾那些马拉松“老鸟”,有多年长跑经历的人同样可能是意外的发生者。
    更具体些的解读,“量力而行”对每一位参赛者都是需要被强调的。马拉松并非只是一小撮长跑拥趸才能参加的高门槛活动,但参与者一定得是具备正确跑步习惯、且有足够训练量的人。那些意外归根结底,大多是因为参与者自身的越界,可能是潜在病因、尤其是心脏方面的问题被激发,也可能是尝试突破自己却成了爆缸透支。哪怕是十公里或更短距离的“迷你马拉松”,对身体也有一定要求。贸然去跑马拉松带来的伤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为了成绩或者为了完赛而硬撑,都极有可能酿成悲剧。
    马拉松猝死大多出现在半程马拉松或更短距离的项目上,且高发于比赛后半段,尤其是终点附近。当选手以几近爆缸的状态去咬牙拼最后一段路,身体也到了很危险的一个临界点,心脏所承受的压力远大于正常状态。待心脏出现显性的状况,此时留给选手或救援者的时间就非常紧张了。
    另外,哪怕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马拉松“老鸟”,也不代表着他对自己身体就是完全了解的,有些身体隐疾未被察觉并不代表不存在。国内外都有不少完成过多场马拉松的老鸟,却在某一次比赛中忽然倒地的例子。因此马拉松跑者对身体,尤其是心脏方面的全面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和几乎所有人类航天史上的教训类似,灾难的发生都出现在细小的不易觉察的部件上,然而隐情却在很早就埋下了。
    假使体检时真发现心脏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完美,马拉松之门未必就从此对你关上大门。国外有不少跑者起初都被医院判了极刑,被认为绝对不适合参加运动,但他们最终慢慢锻炼,甚至完成了马拉松且成绩斐然。比较被认可的看法是,适量的跑步对心脏是有益的,尽管它不会让人彻底远离心脏病。那些在马拉松中发生意外的跑者,即使他们不去跑步,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疾病发作。
    马拉松赛事近年在组织上也在不断提升安全措施,包括报名时强制选手提交体检报告,在赛道上设计足够多的救护站和自动除颤器(AED),有些还一路安排了医疗跑者做机动巡查。不过这些都是预防和补救,很难做到绝对的保障,这其中最关键的还在选手自己。
    之前看过一部关于翼装飞行的纪录片,那些飞行家都是实实在在的勇士,每一次从悬崖峭壁上跳下都可以用壮烈形容。据说这是迄今为止死亡率最高的运动,我相信它也许永远只是一群勇敢者的游戏,参与者远比旁观者有更清醒的心理准备。这与跑马拉松发生生命意外不是概率高低的区别,也绝非直面死亡时的坦然或懊悔感的差别。与那些更为危险刺激的体育项目不同,很少有跑马拉松的人会说,自己会在这项运动中燃烧生命。
    第一个跑马拉松的人死了,后来跑它的人却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这样看起来,无论参与者还是围观者,面对马拉松猝死事件的心态可能更接近F1赛车或者商业飞机,每一次安全设计上的升级,都有成千上万次的试验,以及过往那些事故的血泪教训——正如永远不可能杜绝意外的发生,但一定需要将它尽可能的降低。
    ——————————
    关于马拉松意外事件,几点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
    ——————————
    为什么相比全程马拉松,半程出事的概率反而更高?
    参加全马的选手通常跑龄更长,对自身能力更了解,而半马选手的参赛经验相比要缺乏不少,觉得自己尚有体力或为了实现成绩往往选择冲刺完赛;另外一些已经完成过全马的选手,面对半马时难免有轻视,殊不知距离减半并不意味着难度减半,盲目在半程项目上拼速度,受伤概率也会增加。
    为何在马拉松末段尽量不要冲刺?
    此时无论是体能还是肌肉力量都处于比较疲惫的状态,长时间运动下心脏的负荷也达到一个较大值,强行提速容易受伤,也非常容易引发心脏问题。况且长距离赛事,终点前的发力对成绩并无多大影响,对身体带来的压力却是成倍的。与其分秒必争的冲刺,不如赛前制定一个切实的目标,中按预计配速完成比赛。
    怎样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参加马拉松?
    首先成为马拉松跑者意味着你有长期且规律的训练,足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做好应对马拉松这样长距离的准备。马拉松比赛规模庞大,组委会无法强制确保每个人都经过有效体检,走过场式的体检报告只停留在简单的血压、心率,远远无法保证你适合参赛。赛前全方位体检,尤其心血管方面是很有必要的。胸科医院提供的平板测试、彩超等都可以检测心脏是否存在先天疾病缺陷。
    符合上述要求的马拉松跑者是否参赛一定万无一失了?
    猝死者中不乏身体健康且全面体检的人,仍难免意外,因为长跑时身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温度湿度和当时的状态都会左右体感,感到不适切记降速至步行,有必要及时求助他人。马拉松成绩基于长时间的系统训练,赛前两周内的训练更多为了调整比赛状态,对提高成绩并不会有帮助,所以避免短期训练。如果无法达到比赛状态,与其硬拼,不如换个更稳妥的心态,慢慢跑或下次再来。相比生命而言,完赛、成绩、名次这些又算的了什么呢?来日方长,退赛不丢人。
    怎样应对马拉松赛中的突发状况?
    如果自己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慢慢放缓速度,寻求赛道旁志愿者或他人的帮助。如果看到他人忽然倒地,切记第一时间求助赛道医疗志愿者,并尽快协助志愿者转移伤员。人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心脏停止供氧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发生意外时抢救越及时越好,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
    怎样确保自己可以在马拉松比赛中得到保障?
    报名马拉松时,注意组织者在补给、医疗点、医护人员、AED等救助设置上的安排,选择可靠的赛事也是为自己多加一份保护。同时一定要避免霸王跑或使用他人的参赛名额,以最大限度保障自己权益。
    马拉松赛前应该怎样准备?
    装备上,多留意比赛当天的气温和湿度,选择合适的衣物,不要在比赛日尝试此前未使用过的装备。心率表也能更好的让你了解当下身体状态。注意比赛细节,比如赛前热身。有条件者赛前一两周即调整到比赛时间,保证睡眠,调整作息,饮食也要有针对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Li20230712@gmail.com